理念论灵魂学说柏拉图爱情乌托邦你

希腊史7:理念世界、灵魂学说、柏拉图立体、柏拉图爱情、乌托邦——你能理解柏拉图吗?

古希腊三贤

柏拉图(Plato,约前年-前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哲学三贤。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概念论和巴门尼德的存在论,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为对话录,其中绝大部分对话都有苏格拉底出场。但学术界普遍认为,其中的苏格拉底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上的苏格拉底。

一、柏拉图生平

柏拉图家族世系表

柏拉图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雅典奴隶主贵族家庭,宣称是古雅典国王的后代,他的父亲是阿里斯通(Ariston)、母亲是伯里提俄涅(Perictione),他在家中排行老四。他也是当时雅典知名的政治家克里提亚(Critias)的侄子,不过两人之间的关系也仍有争议。据古希腊哲学史家第欧根尼·拉尔修(DiogenēsLaertius)的说法,柏拉图的原名为亚里斯多克勒斯(Aristokles),后来因为他宽阔的肩膀而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中,Platus一词是“平坦、宽阔”等意思)。但第欧根尼也提起了其他的说法,柏拉图这个名字也可能是来自他流畅宽广(platutês)的口才、或因为他拥有宽广的前额。由于柏拉图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才华,古希腊人还称赞他为阿波罗之子,并称在柏拉图还是婴儿的时候曾有蜜蜂停留在他的嘴唇上,所以他口才如此甜蜜流畅。

柏拉图起初打算继承家族传统而从政,但后来情况发生变化。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雅典民主制失利,随即“三十僭主”上台执政。“三十僭主”转而又被新的代议制政府取代。20岁的时候,柏拉图遇到了真正影响他一生的人——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经常在雅典闹哄哄的集市上,跟年轻人讨论一些奇怪的问题。苏格拉底不仅问问题,还会对回答者提出反驳,指出回答者思想中的内在矛盾,逼得他们承认,自己其实不知道什么是知识、美德、勇敢、正义。在苏格拉底的引导下,柏拉图严格区分哲学与修辞学,前者追求的是智慧与真理,后者则追求一套让自己看起来很聪明和博学的套路。

前年,28岁的柏拉图看到自己的导师苏格拉底被雅典以民主投票的形式处死,他被广大人民群众的愚蠢程度所惊呆。于是柏拉图离开雅典,开始游遍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昔兰尼等地以寻求知识。在十几年的游学生涯中,他对数学、天文学、力学、音乐以及各个哲学流派的思想都有了深入的了解,对各国的风土人情和政治制度、宗教特色都有了详细的考察。

拉斐尔为罗马教皇创作壁画《雅典学园》

前年,40岁的柏拉图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在雅典城外西北角的阿卡德摩(Academus)创办了柏拉图学园,今天的大学学院(Academy)也因此而得名。柏拉图学园是现代欧洲大学的前身,课程设置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传统课题,包括了算术、几何学、天文学以及声学。这个学园持续了大概九百年,直到公元年被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大帝关闭为止。亚里士多德就是学院中最优秀的学生,文章再介绍亚里士多德这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

柏拉图80岁时安详去世。他晚年的理想从人治转变为了法治。他不再相信由一位受过严格哲学训练的明君来进行统治,会比大家都遵守一套完善的法律制度要更好。

柏拉图不停地思考,不停地与学生和朋友们对话,不停地写作。也许他从未想过自己的作品竟然成了多年后的大学生必读书。今天,无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每一个读过大学的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没读过柏拉图写的对话体著作,那样就显得自己太没文化了。

二、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

(1)理念论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其中“理念论”可以说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和基石。柏拉图指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感觉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感觉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国家篇》中柏拉图非常详细地阐述了这种“理念论”学说。他认为,拥有同一个名字的不同个体之间肯定存在着同一种“理念”或“形式”。例如,“床”这个概念就是“理念”,各式各样的床则都是现象。

洞穴比喻

关于“理念论”,最为著名的就是“洞穴比喻”了,他将不懂哲学的人比喻为被关在洞穴中的囚犯,这些囚犯因为被锁着,所以只能看着眼前的墙壁,不能转头。他们的背后生着一堆火,他们只能看到墙上自己和其他东西的影子。他们无法回头,不知道有火,便以为墙上的影子是实物。某一天,一位囚犯逃离了洞穴,并发现了真相,发现自己以前被影子骗了。如果是哲学家,他定会回到洞中将真相告诉大家。但是在别人眼中,他肯定是傻子。

(2)灵魂学说

柏拉图的灵魂学说是他的理念论应用于分析人的结果,也是他的理念论的延伸。

关于“灵魂”这个概念,我们都比较熟悉。在柏拉图之前,已经有不少古代哲人——甚至是原始人类——就有过关于“灵魂”的论述了。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的种种万物有灵论和泛神教,都是例子。别的不说,就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前年-约年)早已提出过“灵魂不朽”和“灵魂转世”的理论。第欧根尼·拉尔修的《名哲言行录》,称毕达哥拉斯为“第一个发现灵魂轮回的人,他宣称:灵魂依照命运的规定,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对于西方的灵魂传统,我们就不能用“迷信”一类的说辞简单否定,因为柏拉图以及后来的新柏拉图主义者们用理性等元素,极大充实了这个传统。

柏拉图对灵魂的论述和阐释,主要体现在他的对话录《斐多》篇中。在这部对话录里,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了若干种他认为足以证明灵魂存在的方法。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论证是这样的: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认为,所有的知识本质上都是回忆。例如,如果一个人辨认出了某人某事,那么一定是他之前已经知道这个人,经历过这类事。类似的事物可以引起回忆,例如,我们看到某个朋友的画像,可能就会联想到朋友本人。这种联想,源于“部分相同”的判断(朋友与他的画像部分相同)。

既然有“部分相同”的概念,自然也有“绝对相同”的概念。但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东西,所以这个“绝对相同”的概念,是不可能从个人感觉经验中获取的。因此它必然在人类出生之前就已经具有,同理,人们关于其他绝对的、抽象的理念(比如,绝对的美、绝对的善)的知识也是在出生之前具有的。而储存这些绝对概念的,就是人类的灵魂。

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柏拉图的灵魂理论和他的理念世界是紧密相关的。柏拉图在这个论证中讨论的“灵魂”,与其说是我们印象里原始宗教中转世投胎的那个“灵魂”,不如说是人类固有的认识和记忆“理念”的功能。就像我们的五官是感知具体事物的器官那样,灵魂是感知理念世界的器官。

(3)知识论

在《国家篇》中,柏拉图讨论是什么“哲学家”的话题,并进行了精彩的论述,他说哲学家是喜欢探究真理的人。那怎么探究呢?他们并不是沉浸于新事物中,而是清醒地去认识新事物背后的道理。沉浸的人只会获得一些表面的看法或见解,而真正的知识是隐藏在事物表象背后的道理。所以,柏拉图也提出。感官能感触到的表象问题属于意见,而背后隐含的永恒的问题属于知识。例如,你看到好看的花、漂亮的衣服、精彩的歌舞,这都属于意见;如果你能从中看到背后的美,那它就是知识。

柏拉图认为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美的事物身上有丑的成分;好人有时候也做坏事。柏拉图认为,既存在又不存在的说法是矛盾的、不真实的,但是现实中的事物却又符合这种矛盾,因此现实中的事物是不真实的,所以赫拉克利特会说:“我们踏入的既是同一条河流,又不是同一条河流。”

(4)宇宙起源论

柏拉图认为宇宙开头是没有区别的一片混沌,这片混沌的开辟是一个超自然的神的活动的结果。依照柏拉图的说法,宇宙由混沌变得秩序井然,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造物主为世界制定了一个理性方案;关于这个方案付诸实施的机械过程,则是一种想当然的自然事件。

柏拉图立体

柏拉图的宇宙观基本上是一种数学的宇宙观。他设想宇宙开头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正方形的一半,另一种是等边三角形的一半。从这些三角形就合理地产生出四种正多面体,这就组成四种元素的微粒。火微粒是正四面体,气微粒是正八面体,水微粒是正二十面体,土微粒是立方体。第五种正多面体是由正五边形形成的十二面体,这是组成天上物质的第五种元素,叫做以太。整个宇宙是一个圆球,因为圆球是对称和完善的,球面上的任何一点都是一样。宇宙也是活的,运动的,有一个灵魂充溢全部空间。宇宙的运动是一种环行运动,因为圆周运动是最完善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四大元素中每一种元素在宇宙内的数量是这样的:火对气的比例等于气对水的比例和水对土的比例。万物都可以用一个数目来定名,这个数目就是表现它们所含元素的比例。

(5)乌托邦

柏拉图出生时正逢雅典和斯巴达人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而当雅典战败时,柏拉图已经是一位青年。他在总结雅典战败的问题上,将原因归结于雅典的民主制度,当然除了他是贵族的原因外,还有他的老师苏格拉底正是死于民主制的法庭。于是他对斯巴达产生了兴趣,甚至好感。而且他后来的哲学思想,尤其是关于乌托邦的理想国的构建,很多都是借鉴了斯巴达城邦的模式。

乌托邦本意是“没有的地方”,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没有,“托”是寄托,“邦”是国家,“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的意思即为“空想的国家”。在柏拉图那本著名的《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描述了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柏拉图认为理想国中应该有三种人:普通公民、士兵、卫国者。卫国者的人数要比另外两种少得多,但是只有他们有政治权力。其他两种人中特别优秀的可以得到提拔,卫国者中非常差的人可以被降级。柏拉图主要讨论了卫国者这一阶级,他从教育、经济、宗教等各个方面考虑了如何才能使卫国者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比如教育,柏拉图认为男女是平等的,都需要接受教育,并且同样都可以成为卫国者。在理想国,婚姻是个人对国家尽的一场义务。生育是第一位的,孩子一出生就被带走,没人知道哪个孩子是自己的,这仿佛又回到了原始社会。经济实行共有,卫国者没有个人财产,人们之间没有贫富之分。这一切都是为了理想国中的全体人民,而不是某一个阶级。

神学方面,理想国中政府制造出神话是为了蒙骗公民。柏拉图说过,撒谎是政府的特权。比如他们用抽签的迷信方式安排婚姻,欺骗公民。柏拉图希望有一些神话能蒙蔽欺骗所有人,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柏拉图论述的理想的国家形态成为后世的国家制度、政治统治的模本,表现了一种浪漫的理想主义的色彩,可以说是近代“乌托邦”思想的源头。

三、柏拉图主义与柏拉图爱情

(1)柏拉图主义

柏拉图主义(Platonism),指宣称理念形式是绝对的和永恒的实在,而现实中的现象却是不完美的和暂时的反映。柏拉图主义是数学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数学哲学观点;19世纪,它在数学界几乎占了统治地;20世纪初,数学基础三大学派的争议刚趋平息,柏拉图主义观点又成为讨论的热点之一。

数学的对象就是数、量、函数等数学概念,而数学概念作为抽象一般或“共相”是客观存在着的。柏拉图认为它们存在于一个特殊的理念世界里,后世的柏拉图主义者并不接受“理念论”,但也认为数学概念是一种特殊的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们是不依赖于时间、空间和人的思维的永恒的存在。数学家得到新的概念不是创造,而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描述;数学新成果不是发明,而是发现。与之相应的,柏拉图主义认为数学理论的真理性就是客观的由那种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存在决定的,而这种真理性是要靠“心智”经验来理解,靠某种“数学直觉”来认识的,人们只有通过直觉才能达到独立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数学世界”。

(2)柏拉图爱情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所以柏拉图式爱情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

亚历山大与赫菲斯提昂

但是按照《会饮篇》的理论而言,柏拉图式爱情主要是指一个成年男子和美少年之间的爱情,而这个也和当时希腊风气相关。希腊学者认为男性和男性之间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而男女的婚姻制度不过是为了繁衍后代。所以说柏拉图式爱情,最开始指的并不是一般的精神恋爱,而应该是同性之爱,且摒弃对性的欲望。

四、趣闻轶事

(1)习惯的力量

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个小男孩总是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小男孩不服气:“您为什么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谴我?”“但是,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要是坏习惯,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

(2)徒劳行动

六十岁那年,柏拉图受人邀请离开雅典去给狄奥尼修一世(古叙拉古僭主,前年-前年)的儿子小狄奥尼修讲课,讲授的内容是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

柏拉图决定先从几何教起,他认为几何学有助于小狄奥尼修掌握严密的推理技巧,也有助于处理政治改革中更为复杂的问题。课程就这样开始了,无论是小狄奥尼修本人,还是他的宫廷人员都参加了“学习”。不过这种热情很快就烟消云散了。

小狄奥尼修很喜欢柏拉图,但就是不喜欢几何学。反对柏拉图的人趁机给小狄奥尼修找了另一个哲学家。面对人们的不理解和反对派的排斥,柏拉图最终不得不在夜里逃离宫廷,并绕远路乘船回到雅典,匆匆结束了这次徒劳之行。

(3)不懂几何的人请勿入内

柏拉图对逻辑思维很有研究。他认为,要使人的思维严密,具有规律,善于思考和探索,没有扎实的几何学基础不行。因此他极力推崇几何学,并特地在他开办的学园门口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道:“不懂几何学的人,请勿入内。”

(4)婚宴会上逝世

柏拉图晚年生活得相当快乐。这时他已是桃李满天下,他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人们的崇敬。他的学生热爱他正如他热爱他自己的学生一样。

一个学生结婚时,盛情邀请柏拉图参加婚庆喜宴。年届八十的柏拉图如约而至,高高兴兴地加入到狂欢的人群中。随着良辰在欢乐中飞快地流逝,这位哲学老人退到安静的角落,在一张椅子上坐下,他想休息一下,人们没有打扰他。第二天早晨,疲倦的狂欢者们走过来想把他唤醒时,才发现他已在夜里安详恬静地告别了人世。整个雅典城万人空巷,送他到墓地。

五、柏拉图名言精选

(1)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的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2)衡量一个人,就是看他在拥有权力时的所作所为。

(3)我们的生活有太多的无奈,我们无法改变,也无力去改变,更糟的是,我们失去了改变的想法。

(4)孩子害怕黑暗,情有可原;人生真正的悲剧,是成人害怕光明。

(5)无论你从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后就不要停止。无论你从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结束后就不要悔恨。

(6)我们一直寻找的,却是自己原本早已拥有的;我们总是东张西望,唯独漏了自己想要的,这就是我们至今难以如愿以偿的原因。

(7)智者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愚者说话,则是因为他们想说。

(8)把你的脸迎朝阳光,那就不会有阴影。

(9)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10)若爱,请深爱;若弃,请彻底;不要暧昧,伤人伤己。

(11)有些失去是注定的,有些缘分是永远不会有结果的。爱一个人不一定拥有,若是拥有了一个人就一定好好的爱她。

(12)时间会慢慢沉淀,有些人会在你的心底慢慢模糊,学会放手,你的幸福需要自己成全。

(13)人生就短短几十年,不要给自己留下什么遗憾。想笑就笑,想哭就哭,该爱的时候就去爱,无所谓压抑自己。

(14)走在一起是缘份,一起走是幸福。

(15)拖延时间是压制恼怒的最好方式。

(16)一切背离了公正的知识都应叫做狡诈,而不应称为智慧。

(17)懒惰是怯懦的儿子,而疏忽是懒惰的儿子。

(18)人们只在梦中生活,唯有哲人挣扎着要觉醒过来。

(19)莽撞,可能使你后悔一阵子;怯懦,却可能使你后悔一辈子。

(20)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21)好人不需要法律告知他们负起责任,恶人总是绕法律边缘而行。

(22)人是一切事的尺度,是存在者之存在,不存在者之不存在的尺度。

#柏拉图语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415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