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时代出现的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分别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还有欧里庇得斯,他们的剧作被当成文化经典,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
要说为啥,不只是因为公元前五世纪的悲剧本身有着极高的文学和戏剧价值,还得算上它独特的发展历程。
首先,古希腊悲剧的出现和演进,涵盖了雅典城邦从昌盛走向衰落的全部历程。
另外,古希腊悲剧也能看出雅典在公元前四世纪遭遇了马其顿造成的身份认同危机。
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诗学》里提到,戏剧起源于最初的即兴创作。
其中,悲剧是从酒神颂的引子发展来的,意思是山羊之歌。
这一别称的出现,是因为在古希腊早期,参加祭祀的人都穿着羊皮,或者是在节庆日时得把山羊拿来当祭品。
要知道,古希腊悲剧是从对酒神的赞颂颂歌还有祭仪当中发展起来的。
据普鲁塔克所记,悲剧曾让雅典人在危难时得以解救。
在公元前年,雅典于伯罗奔尼撒战争里失败了。
那时候,雅典人特别悲观,觉得自己要遭遇跟过去米洛斯人一样的命运了。
不过在伯罗奔尼撒联盟的宴会结束后,斯巴达人对处置雅典人的打算变了。
据说,这是因为有个弗西斯人在好多首领跟前吟唱了欧里庇得斯悲剧《厄勒克特拉》的一部分。
这一做法成功让伯罗奔尼撒联盟的首领动了恻隐之心,让他明白在以雅典为首的众多城邦里,存在着珍贵的文化财富,还有好多像欧里庇得斯那样的人。
悲剧在希腊世界特别有名。
前面讲过,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是弗西斯人吟诵悲剧把雅典的命运给挽救了。
在公元前四世纪,悲剧在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里,文化地位依旧没倒。
在雅典那旮旯,西西里岛叙拉古城的懵主狄奥尼修斯一世,花钱买了埃斯库罗斯的写字台,还有欧里庇得斯的笔、写字板跟坚琴,想着能从这些东西上头找着灵感。
他参加了好几次雅典的戏剧比赛,可一次都没成功。
在公元前年的时候,他创作的悲剧《赫克托耳的赎金》于雅典拿到了头奖。据说他得知胜利的消息后,因狂醉离世。
到了公元前四世纪的后半段,悲剧在希腊各地都出了名,在马其顿统治的精英那里更是特别重要。
亚历山大特别喜欢悲剧,跟他父亲一个样,还老是主持悲剧表演。
在腓尼基,亚历山大把雅典歌舞队(choregia)的体系拿来,还让它适合自己的戏剧表演状况。
得说啊,埃斯库罗斯(约公元前-)、索福克勒斯(约公元前-)、欧里庇得斯(约公元前-)这三位悲剧大家,分别代表着古希腊悲剧从兴起、繁荣再到衰落这三个时期各自的巅峰成就。
三位悲剧家均在雅典出生,埃斯库罗斯是埃留西斯德梅的人,索福克勒斯来自科隆纳斯,欧里庇得斯来自萨拉米斯。
他们的作品一直流传到现在,里面的内容大多是有关人与神的争斗或者英雄的传说故事,目的是赞扬人类高尚、勇敢的精神。
除了这三位剧作家,在公元前四世纪,五世纪其他有名的剧作家的作品就没怎么被频繁演出了。
埃斯库罗斯在古希腊悲剧刚开始发展的时候就存在了。
他生活在希波战争那个时候,在公元前年参加了马拉松战役,到了公元前年,又投身萨拉米斯海战,跟敌人拼命对抗。
埃斯库罗斯在悲剧方面的创新在于他最早给悲剧引入了第二个演员。
这让古希腊戏剧由具有颂歌特点的一人表演变成了展现两人矛盾冲突的文学作品。
他注重塑造人物形象,特别强调了戏剧对话的重要性,给古希腊悲剧确定了形式,所以被称作“悲剧之父”。
埃斯库罗斯流传于世的作品一共有七部。
在他的作品里,神到处都有,神圣的正义也到处都是。
比如说,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这部作品里,“盗火者”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给人类弄来了光明和温暖,甘愿遭受宙斯的惩处。
而《俄瑞斯特亚》说的是阿伽门农去世,还有俄瑞斯特亚给他父亲报仇的事儿。
索福克勒斯以埃斯库罗斯为参照,把古希腊悲剧做了进一步的优化。
他把第三个演员加进了悲剧里,与此同时,悲剧演员的对话和动作在不同程度上都被强化了,可合唱队的作用相对来说变弱了些。
在这种安排里,悲剧中的矛盾和冲突,完全靠三个人物以及大量的对话给充分展现出来了。
在10世纪的百科全书《苏达辞书》里有记载,他这辈子一共写了部剧本,可到现在只有七部是完整留存下来的。
索福克勒斯的创作里,一直都有着很浓厚的、没办法抗拒的宿命论色彩。
然而在埃斯库罗斯的创作里,众神不再起着重要作用,悲剧情节中设定的英雄角色被寄予了更多期望。
在索福克勒斯的作品里,人物常常是遭到他人排斥、被众神哄骗的英雄,一连串的冲突让主人公在面临命运选择时的孤独更加凸显。
在各种矛盾当中,人跟命运抗争的那份勇气和精神实在是特别宝贵。
欧里庇得斯活跃的时候,正赶上雅典内部和外部的实力从强盛走向衰落。
在这一时期,雅典迪那崇高的地位开始被人质疑了。
欧里庇得斯的创作正好反映了这一时期民众的心态。欧里庇得斯写了九十多部作品,其中有十八部流传到了现在。
在他的作品里,主人公不再是众神或者半人半神的那种英雄,基本上都是普通的、存在不少弱点的人。
其知名作品包括《美狄亚》《特洛伊妇女》等等。
前者讲的是取回金羊毛的英雄依阿宋的妻子美狄亚,为了复仇竟狠心杀害自己孩子的事儿,后者展现的是特洛伊亡国妇女那悲惨的命运。欧里庇得斯特别擅长刻画人物,尤其是女性的心理。
在后续的文学以及社会史学的研究里,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作品常常被视作古希腊社会里女权主义的文化范例。
另外,欧里庇得斯的一部分作品残篇,是靠着同期其他文学创作的引用才被保留下来的。
本文重点要说的是《埃赫雷修斯》。
这部悲剧在吕库尔戈斯的《诉列奥克拉底》演说里被大量引用,对于剖析吕库尔戈斯的文化观念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这里说的正典化,用英文“canonization”来解释的话,就是把古希腊三大悲剧家还有他们的作品当成官方认定的文化经典,所以也能叫做经典化(classification)。
悲剧之所以会被当作正典化的对象,是因为它在古典时代的古希腊世界有着特别的文化地位。
然而,这一正典化的过程可不是一下子就完成的,它历经了好几个关键的阶段。
前面说过,对于这种现象的探究,近代学界的相关研究成果,最早能追溯到普法伊费尔写的《古典学术史》。
这里面讲了,掌管雅典城邦财政的吕库尔戈斯推动了官方对古希腊悲剧剧本的勘定工作,还对当时悲剧演员的表演进行了规范,不让他们随意演绎剧本。
虽说后来剧本被托勤密三世借走且没还回来,不过勘定剧本、规范表演的法令让古希腊三大悲剧家的作品变成了官方认可的经典。
不过,古希腊世界看重五世纪的悲剧,可不是从公元前四世纪吕库尔戈斯执政那时候开始的。
实际上,从能查到的史料来看,最早把三大悲剧家放在一起谈论并且给予高度肯定的情形,大概能追溯到阿里斯托芬的喜剧《蛙》。
在这部作品里,就狄奥尼索斯而言,索福克勤斯的死是雅典伟大悲剧进程的一个转折点——在这出戏刚开始的时候,上帝跟赫拉克勒斯讲,他要去冥府找一位“聪明”或者“善良”的诗人,“因为像这样的诗人没了,剩下的全是坏人”。
可以看出,对于这一情节的设计,阿里斯托芬觉得,在古典时期,欧里庇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去世对于古希腊悲剧的发展历程来说,具有划分时代的作用,这明显体现出他对三大悲剧家的认同,以及对他们在悲剧发展中地位的肯定。
埃乌布卢斯在公元前四世纪的雅典那可是相当重要的政治人物,在吕库尔戈斯担任雅典城邦财政主管之前,他大力促进了城邦内部的财政发展。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时候,雅典内部的戏剧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推广开来。
在政治和军事方面的主张上,埃乌布卢斯跟德摩斯提尼不是一派,他觉得要让雅典振兴,得靠发展城邦内部的产业,而不是加强军事力量。
在他执政的时候,埃乌布卢斯负责城邦的观礼基金(TheoricFund),把戏剧当作城邦能发展的一个产业。埃乌布卢斯在经济政策方面鼓励公民去看剧,还让人把狄奥尼索斯节悲剧比赛里获奖者的名单刻下来表示奖励。
这些举措虽说出发点是跟同德摩斯提尼一派加强建设军事基金主张对着干的,但在当时给悲剧产业往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悲剧在雅典市民生活中的认可程度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