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南京外国语学校历史上录取的第一位盲人学生,是职业生涯里共斩获14枚金牌的残疾人运动员,是世界首个参与完成交响乐团演奏的盲人长笛演奏家,她的个人纪录片在瑞典国家电视台SVT播出并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18个国家和地区重播……她就是盲人长笛演奏家、国际青年活动家吴晶,被誉为中国的“海伦·凯勒”。
如那部在多个国家播出的纪录片《吴晶不可思议的梦想》,也如她最新出版的个人自传《我听见这世界缤纷》,不幸失明的吴晶,世界没有因此黯淡,成为运动员、留学美欧名校、学习多国语言、成为音乐演奏家,她实现了一个个不可思议的梦想,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她的下一个梦想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影响力,帮助全球的残疾人生活得更好。
先后斩获14枚金牌的残疾人运动员
年12月,吴晶出生于江苏泰州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小学教师,母亲是公司职员。15个月大,她被诊断患有视网膜母细胞瘤,只得按照医生建议,尽快摘除眼球以保住生命。“死神松开了手,留给我一个黑暗的世界,我的生命从此进入另一个轨道。”
手术摘除眼球前,父亲为吴晶留下的照片父亲是老师的吴晶,也渴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她有幸进入扬州市盲聋哑学校学习盲文。“语文课本里的高山大海、天空湖泊,我们都是通过听和阅读盲文的方式来了解的。”吴晶成绩优异,初中转入了南京市盲人学校。她记得,为了省钱,她和妈妈先从扬州搭轮渡到镇江,再从镇江坐公交车到南京,两个人路费没超过8元。知道父母挣钱不易,吴晶在学校非常节俭,学习勤奋刻苦,文化、音乐、体育都是全优成绩。课余时间她经常想,自己可以为减轻家庭负担做点什么,于是,成为一名运动员的念头闪过脑海,她希望通过体育比赛拿到奖金。吴晶有着不错的体育天赋,在体育老师的支持下,她参加了江苏省残疾人体育夏令营。
夏天,南京最热的时节,室外气温40度以上。吴晶和队友就在这样的室外体育场训练。天气热,运动量又大,对每个人都是极大的挑战。经过高强度训练和严苛选拔,参加夏令营的六七十名学生只有10名留下来进入江苏省体育队,吴晶是其中一员。经过不懈努力,她最终成为一名国家级的短跑运动员。
吴晶在远南残运会上获得冠军体育训练,摔倒和受伤在所难免。年的5月,离当年全运会不足4个月,由于过高强度的训练,吴晶右脚大拇指疲劳性骨裂,医生告诉她必须打石膏休息至少6个星期,并且需要3个月时间才能恢复。为了全运会,她已刻苦训练了两年多,再苦再累都可以承受,但这次她没得选,必须按照医生的要求去复健。队友训练的时候,她躺在房间,一遍又一遍播放刘欢的《从头再来》,希望给自己带来力量。两个月后,脚趾复原了,可小腿肌肉已经萎缩,她没办法自己站立。由于状况严峻,教练不建议她参加9月的全运会,她哭着恳求,才争取到了机会。炎热的8月,吴晶带着伤病在体育场训练,“不知哭了多少回”。她第一次感受到挫折带来的巨大打击,也是第一次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反抗,想要去战胜困难。
年亚洲青少年残运会,吴晶和队友挥舞国旗比赛的日子终于到了,站在全国残运会米的赛道上,吴晶使出全身力气和能量冲了出去。当大屏幕上冠军的位置闪出吴晶的名字,整个体育队都沸腾了,教练、领跑员、队友冲过来一起抱住了她,激动、感动交织。“当我再次站到冠军领奖台上,我才深刻明白胸前的金牌是多么来之不易,在领奖台上的每一块金牌都是我们拿生命去拼搏获得的荣光。”
~年职业运动员期间,吴晶先后参加江苏省残疾人运动会、亚洲青少年残疾人运动会、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年雅典残疾人奥运会,总计获得14枚金牌、两枚银牌和一枚铜牌。吴晶说,也是在体育比赛中,她更加懂得,残缺的人生更需要拼搏和坚持的精神,人生是有绝对实力和公平存在的,实力要靠自己一步一步坚实的积累,公平便是你的付出总会以某种方式变成收获。
首位参与交响乐团演奏的盲人演奏家
演奏笛子的吴晶人们常说,上天为你关上一扇门,就必定会在别处开一扇窗。可正如吴晶所说,“这扇窗开在哪里,上天是不会直接告诉你的,需要你自己去寻找,去摸索。”吴晶喜欢音乐,小学时,她最喜欢的地方是音乐教室,那里有各种乐器,小号、单簧管、萨克斯、长笛……她爱上了长笛,跟随启蒙老师学习,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专业的长笛演奏家。但从有想法到梦想达成,她走了很漫长的路。
年在南外,Batt校长、Keith老师和吴晶做运动员期间,训练占去了大量的时间,但吴晶始终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早在小学五年级,听说盲人也可以学英语,吴晶便跟随老师学习。掌握英语盲文的学习方法后,她把英语单词写在小卡片上放口袋里,一有空闲就拿出来阅读,碰到不懂的语法知识点,就主动去办公室向老师请教。为学好英语,她每天收听英语广播节目,也是在一档英语节目里,加拿大籍老师的声音,这为她打开了一扇窗。这位外教老师叫GregoryBAT,是当时南京外国语学校中加国际高中的校长。正是在他帮助下,吴晶争取到了参加南京外国语学校入学考试的机会。年的9月,她成为该校历史上录取的第一名盲人学生。在南外,吴晶每天睡眠不超过4小时,因为学习同样的内容,只能摸读的她,速度要慢得多,她需要花多得多的时间预习、学习、复习。BAT校长亲自给她补课,帮她修改作业。所以,身为盲人的吴晶,总成绩经常是在全年级前五名。年初,受美国盲人协会的邀请,吴晶一个人乘坐飞机抵达太平洋彼岸的美国,走访了华盛顿、加利福利亚等地的部分学校和盲人机构,期间面试了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美国8所著名高校,其中6所高校向他敞开了大门,有高校承诺将提供全额奖学金。她由此开启了在美国的留学之旅。
吴晶与著名盲人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命运是如此奇妙,当你做好了足够的准备,念念不忘的梦想,总会在某个时刻有回响。吴晶准备报考瑞典斯德哥尔摩LillaAkademien音乐学校学习长笛专业。但盲人在专业的音乐演奏道路上,困难实在太多了,在看不见的情况下,要背诵乐谱、学习乐理、参与交响团演奏,有些障碍甚至是无法逾越的。痛苦迷茫之际,年的5月,吴晶在北京鸟巢第一次听了意大利著名盲人男高音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的演唱会。“我真的有一种心灵苏醒和灵魂震撼的感觉。”双方进行了简短的交流,在得知吴晶报考音乐的想法后,波切利主动邀请她到意大利访问。波切利的指点,坚定了吴晶的信念。她考入斯德哥尔摩LillaAkademien音乐学校古典音乐专业,并有幸跟随斯德哥尔摩皇家乐团首席长笛演奏家杨·本特松学习。
吴晶与导师杨·本特松在练习长笛。图片来源:人民网一次演出后,吴晶在接受瑞典记者采访中,谈到了身为盲人演奏家的两个困境,一是看不见乐谱,二是无法进入交响乐团演奏,因为看不见指挥手中的指挥棒。没想到瑞典相关部门居然组织成立技术团队攻关,成功研发出一种可视化科技设备,吴晶可以通过它感应指挥信号的点位挪动,获取音乐表达的速度和节拍。年的5月23日,斯德哥尔摩蓝色大厅,诺贝尔奖颁奖的地方,在多名观众的见证下,吴晶与?瑞典皇家爱乐乐团的多位演奏家同台,完成了世界首次盲人参与的交响乐团演奏。
让全世界的残疾人拥有爱与希望
如今的吴晶,不仅精通英语、瑞典语,熟悉西班牙语与俄语,还是世界盲人联盟亚太区人权委员会主席,中国盲人协会音乐与艺术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青年友好使者。她认为音乐的无国界在于它的纯粹性,不掺杂任何意识形态,也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变得更加没有隔阂。
吴晶成为了国际交流中一股温暖而强大的力量。作为一位盲人长笛演奏家,她不仅在音乐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先后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北京音乐厅演奏,还经常带国外音乐家回到江苏,在各个地方举办音乐会。作为文化交流的使者,她更是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了中国残疾人的风采。年,吴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青年论坛巴黎总部进行演讲。她表示,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一个“爱”字。学会爱、感知爱、分享爱,生活才会幸福。今天,中国各类残疾人总数达万,其中包含万视力障碍同胞。因此,她希望同胞们能够受到平等、良好的教育和就业机会,更好地参与社会。
让吴晶从专注自身之外,转变为更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