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游学1雅典卫城博物馆游记屈米巨作

新冠的影响正在散去,

清筑专栏启动啦!

清筑教研组的老师以及录取清华的学员,

今后将共同写作亲身经历的建筑见闻,

一起走遍祖国山川、世界各地。

今年的大年初一在雅典卫城度过,

本文是在雅典卫城博物馆的见闻。

从卫城上俯瞰雅典

在卫城上俯瞰雅典卫城博物馆,能感受到体块在场地中的动感和层次。雅典卫城新博物馆由屈米和希腊本土建筑师米哈利斯共同设计。屈米的理念是呈现朴素而精湛的希腊文化,在建筑形象的处理上,将古希腊建筑的理性之美展现出来。

雅典卫城新博物馆入口

雅典卫城新博物馆体量远大于老博物馆,老博物馆更多的是希腊建筑意象的直接呈现,新博物馆则更像是一种基于历史的新旧对话。

考古遗址的呈现方式

雅典卫城新博物馆的建设同样面临着建筑遗产保护的问题,屈米通过设置“底-中-上"三层逻辑进行回应。雅典的土地婉如地理概念中的沉积岩,每一寸土地都是建筑历史遗产。底层悬浮在既有的考古挖掘物之上,柱网是经过严密论证得到的结果,以最大限度的谨慎保护挖掘现场。中层为可以看到遗址的展厅,双层通高,柱子支撑的形态让人想到帕提农神庙室内。上层由方形的带有内院的帕特农神庙展厅组成。

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女郎柱

和我们的直观想象不同,伊瑞克提翁神庙的女神柱廊被搬到了博物馆内。当年埃尔金伯爵移走的一尊女郎柱辗转流落到了大英博物馆,而余下的五尊于年被转移到老的卫城博物馆中保护起来,上图为转移到新博物馆中的女郎柱。

思考一个问题:女郎柱到底是放在博物馆中保护,还是修复回原址更好?实际上这更像是一个哲学问题,最后的价值取舍是建立在思辨的基础上的,而且每个时代都要自己相对的答案。在建筑遗产保护学习中,类似这样的思辨是一种日常。清华建筑遗产保护的专业课也提问到了对日本大成殿复建项目的看法。

雅典卫城演变模型

博物馆陈列与幕墙交相辉映

从幕墙内看卫城

多数博物馆很少用大面积幕墙,而屈米采用特殊的镀膜玻璃,使得玻璃博物馆得以成立。幕墙通过合理的构造设计,以考究的比例、适合观景的划分,达到类似于帕提农神庙立面的确定性。古希腊文化追求理性之美,玻璃幕墙通过综合处理后,不仅不显得突兀,反而更好的实现了古今对话。

数字展厅讲述山花的故事

建筑中运用数字技术与传统展陈结合,生动的再现了卫城历史。过去我们考研备考的希腊山花立面,由于考试要求的精读限制,并未细究上面画了什么。在博物馆中,我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各个部分的含义。上面的视频为帕提农神庙希腊山花的解读,其中的构件被拆解出来讲解,生动的再现了历史。

从露台看卫城

在天台上吹着风和卫城对视,

对过去的三年疫情感慨万千。

三年没有旅游后的第一站,

我们从雅典开始!

兔年已来,

新冠逐渐散去,

有人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也有人认为未来永远是更好的。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前行。

希望我们能有更多的机会满世界走来走去,

希望我们的人生都自由美丽。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8263.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