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兰州大学与中东欧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交流合作,10月28日至11月4日,副校长勾晓华应邀代表学校参加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织的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第八次会议、第二届中国—罗马尼亚大学校长论坛及第二届中国-希腊高等教育论坛。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负责人陪同访问。
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第八次会议10月30日上午在罗马尼亚布拉索夫特兰西瓦尼亚大学成功举行。勾晓华以“高等教育数字化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兰州大学的经验和思考”为题,向32所中国高校和16所中东欧国家高校的80多名代表做了主题报告,从高等教育数字化的机遇与挑战、兰州大学数字化教育的经验与思考等方面分享了兰州大学在高等教育数字化领域的探索和合作建议。
勾晓华在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第八次会议上做主题报告
在第二届中国-罗马尼亚大学校长论坛上,中罗双方8所大学和机构的校长或负责人重点分享了在理工、艺术、人文、医药与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国际合作经验做法和意愿。勾晓华与罗马尼亚康斯坦察“奥维德”大学副校长Liliana-Ana教授就医学领域学生学者交流互访、联合研究方面进行了沟通。
10月31日,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韩春霖会见了代表团,并召开座谈会。韩春霖对中国高校代表团来罗开展教育合作交流表示欢迎并谈到要利用好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等平台机制,不断推动中罗教育合作走深走实,助力两国民心相通。
韩春霖与代表团座谈
11月1日,第二届中国-希腊高等教育论坛在雅典理工大学成功举办。中国驻希腊大使馆临时代办赖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傅博,希腊教育、宗教事务和体育部高等教育秘书长Odysseas-IoannisZoras出席并致辞。勾晓华代表中国高校在开幕式上致辞,希望中希两国高校巩固重点领域合作,实现强强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中华文明和古希腊文明比较研究与合作交流,推动青年一代增进理解互信,赓续传统友谊,得到参会各界热情响应。
勾晓华参加第二届中国-希腊高等教育论坛在开幕式上代表中国高校致辞
会议期间,中希两国8所大学代表分享了在人才联合培养、师生双向流动、科研国际合作及高等教育数字化等方面的经验。勾晓华代表兰州大学参加了生命科学与医学专题的研讨,介绍了兰州大学在医学、药学、农学、生物学领域的发展与国际合作情况,并与雅典农业大学校长KintziosSpyridon教授商定了下一步合作计划。
11月2日上午,勾晓华与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罗光春应邀参加了在雅典大学举办的座谈会。勾晓华被推荐增补为中希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咨询委员会中方专家,多方商定择机召开咨委会第二次会议。下午,勾晓华访问了中国希腊友好交流协会。
访问雅典大学
代表团还访问了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农学与兽医大学、布拉索夫特兰西瓦尼亚大学及孔子学院、雅典大学、雅典理工大学、中希友好协会中文教育中心等机构,达成学生交流交换、学者互访、联合科研等方面的合作意向。
参观布拉索夫特兰西瓦尼亚大学工程实验中心
此次出访推动了兰州大学与中东欧国家高校多学科、多领域国际合作向纵深发展,引领学科建设特别是医学、农学、兽医学、生物、生态、考古、艺术等学科向高水平、国际化的方向继续迈进,促进了“一带一路”高校联盟与“中国—中东欧高校联合会”开展合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催生更多具体项目落地开花。
编辑
王心悦
责任编辑
彭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