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奥会,有一个人也在挑战他的极限。
没有赛道。
没有奖牌。
但他值得再一次的起立鼓掌:
《盛会》
01
冬奥会开幕式前,没人低估过它的惊喜。
因为一个名字:
张艺谋。
他早就为我们创造过奇迹。
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一个不断被回忆和赞美的夜晚。
台面上,是叹为观止。
台面下,是千难万阻。
多难呢?
要知道当时的大环境:
前因,著名的“奥运三问”,国人百年奥运征程。
时事,奥运承担着中国“入世”后,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任务。
以及由此带来的全国人民的热切期待。
办奥运开幕式对于任何一个创作者来说:
做成了,青史留名。
失败了,万劫不复。
更别说在雅典奥运会的最后八分钟节目,张艺谋遭受到了广泛批评,有领导直接提出来。
他不行。
他真的不行吗?
不,大家与其说是否定。
不如说,是没有信心。
在当时,没有任何人,能够拍胸脯说一定能做好。
但选张艺谋,不是没有原因。
看过年北京奥运会纪录片《张艺谋的》的人,相信都会被导演所折服。
年逾花甲,依然能够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的旺盛精力,让一众艺术家们叹服。
身为总导演,能对各种想法创意兼收并蓄,让创作会议始终保持开明理性的氛围。
既能宏观把控,又能对细节雕琢得炉火纯青,直到八月八日上场前还在不断抠细节……
但更重要的是这句话:
“他摸索了一套整个在中国工作的规律”
就像前边所说的,奥运会开幕式,从来不是一个展现艺术表达的舞台。
而是一门充满着妥协的艺术。
作为导演的张艺谋,既要照顾专业和大众,也得连通先锋和庸俗。
他需要打破创作者之间的壁垒,还得兼顾周期、预算、成本。
不仅要让支持他的上级领导认可,也得让全国人民满意。
张艺谋的作用,是“桥梁”。
但即便如此。
开幕式的困难还是突破了想象力。
随便举几个当时碰到的情况:
准备了几个月的方案没有获得批准,只能推倒重做。
使用当时的新技术(LED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但谁也不能保证它被现场上千人踩踏的时候,不会出问题。
鸟巢建筑的设计与开幕式创意起冲突。
还因为时长忍痛拿掉准备了一年的节目。
哪怕这些都弄完了,还有天气:
五十年一遇的雨季,让人无可奈何。
因此,在开幕式当天,当上半场顺利演完之后,开幕式的副导演才会由衷地面对镜头,说出那四个字:
天佑中华
到底是什么样的难度,逼得这群正当壮年的艺术家们,近乎放弃了理智一般地,相信“天命”。
但付出是有回报的。
年,中国不仅迎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奥运盛宴。
也获得了一位享誉世界,被验证过成功的大场面操盘手。
他是个完美符合奥运会这种大场面的创作者。
官方信任,群众认可,张艺谋几乎承包了各大晚会:
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联欢晚会,总导演,张艺谋。
年,APEC欢迎晚宴和文艺演出室外的光艺展示部分导演,张艺谋。
年,中国杭州G20峰会“最忆是杭州”文艺演出,总导演,张艺谋。
年,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灯光焰火艺术演出,总导演,张艺谋。
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联欢活动,总导演,张艺谋。
……
看到这,为什么Sir早有预料冬奥会口碑爆棚。
相信已经有了答案。
但回到奥运。
有趣的是。
在《张艺谋的》这个纪录片的结尾,做了一个常见的升华:
你一生可以拍很多电影
你一生只有一次奥运会
事实证明,不论是当时,还是现在。
我们还是小看了张艺谋。
02
冬奥开幕式大家都已经看过。
全网都是震撼、喜欢,Sir不做赘述。
但大家对奥运会的要求,并不会因为过了十四年,并不会因为导演新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就会有所减低。
甚至,期待还会更高。
幸运的是,与年相比,张艺谋的话语权会更大,能更自由地表达想法。
但也同样,肩负的责任也更重。
因此在纪录片《盛会》里,他在不断“折腾”团队。
比如,创意。
年,张艺谋就提出了冰面的创意,要求晶莹剔透,流光溢彩。
要做成一个全新的效果。
整个团队为此发愁。
为了实现一个“五彩斑斓的冰”的样子,团队几乎找来了全世界所有的冰的形态。
做得不像,被否。
做得太像,也被否。
原因很简单,这块冰,不能只是像。
还得有“美感”和“情感”。
这种极端主观的视角,是张艺谋的苛刻?
采访中,说到这,张艺谋露出了甲方一般的笑容。
但要是以为这都是张艺谋的瞎折腾,那就错了。
因为奥运会开幕式的常态就是:
最先锋的创意和想法,都需要在现实面前不断打磨圆润。
举一个例子。
雕刻冰立方,露出五环。
张艺谋一开始的想法,是让它显得真。
真的东西,才有说服力。
结合现场的具体情况,需要模拟碎冰落地,与激光虚实结合,还不能破坏地面的LED。
需求给了。
创意团队用了各种努力,用了各种材料去模拟,真的、假的、充气的、实心的。
但最后,还是因为不可控的因素太多,放弃。
而不可控,一直是开幕式一众难题的核心。
比如五环,当五环出现,悬在半空中,要如何保持稳定?
建议,用电线绳牵引。
张艺谋直接吐槽,土。
OK,换成钢丝固定。
没电了怎么办?那就换电池。
电池不够怎么办?那就减重,从上边供电。
到后边,甚至用上了航空电池的技术。
这还只是磨人的一角。
另一个有同样问题的,雪花造型。
要寻找一个什么样的材料让带有国名的雪花标牌能连在一块,升到半空。
又不至于因为质量太轻,在空中抖动摇摆。
大的,既要求结构,刚性,又要求美观,低碳。
而小的,还要求发光、发亮。
尤其是。
弄到后边,张艺谋也只能无奈表示:
想象和落地之间的距离,再短点就好了。
可别以为只有新的问题。
从年起的老问题依然找上门。
LED地屏。
时至今日张艺谋依然对LED地屏心有余悸,认为年是老天给面儿。
到了,测试中不断有意外,地屏电路板碎了,短路了,不发光还是小事,重要的是有安全隐患。
因此,专家直接搞了AB屏设计,让地面多了一层保险。
这样,总有一个亮吧。
平米,块屏幕,不断检修,以保持最佳状态应对。
甚至,使用了航天工作中的“归零”系统,管理地屏的安全质量控制。
当然,还有天气。
年是大雨,则是大雪。
每一次都是挑战。
依然是不可控。
可以说,在那个让网友惊诧的夜晚,背后,是一群创作者,花了三年的反复打磨。
从创意到落实,从不可控到可控,每一个环节,都是死抠细节。
就这样,才抠出了一个举世瞩目。
03
作为全程跟拍开幕式筹备的官方纪录片。
《盛会》一上线,在b站就突破了一千万的点击,获得了网友们接近满分的评价。
原因无他,这群人,值。
可不只是导演为首的创作团队。
还有每一个在筹备中付出过辛劳的普通人。
比如,山区学校里,要从零开始学习希腊语演唱奥林匹克会歌的孩子们。
比如,热场阶段参与演出广场舞的群众演员。
比如,从筹备之初就在训练长杆演出的演员们。
有一个细节让Sir印象深刻。
在分场导演汇报排练成果时。
张艺谋始终对团体演练和平鸽的效果不满意。
他讨厌整齐划一。
而这一点,恰恰是和最大的不同之一。
还记得年那会,创作团队在展现上的一个倾向是:
阿里郎。
具体的表现就是,规模宏大,整齐划一。
因此,开场不论是活字印刷,还是击缶而歌,还是论语,都讲究一个场面效果上的震撼。
但是到了,张艺谋自己站出来做了否定。
见过了宏大场面,再搞整齐划一,就没有惊喜了。
而真正打动他的,反而是互动。
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情味。
相比于,年这回的主角,开始转移到了具象化的“百姓面孔”。
不论是参加演出的小朋友,还是热场表演的广场舞群演,亦或者是参与排练的礼仪、舞美成员。
还是传递国旗的各行各业代表,牵手走过舞台的各国家各民族面孔。
他们都是普通人。
有个细节让Sir记忆犹新。
年的纪录片结尾,开幕式正式开始前几个小时,导演团队向所有演职人员强调的最后一个细节是:
笑。
要保持笑容,主抓精神面貌。
潜台词是什么?
是摄像机对准你的时候,你的脸代表的是中国形象,而中国,需要展示给全世界观众一个好的精神面貌。
这也是本次冬奥和年最大的不同。
年,我们有着需要向世界展示我们最好一面的急迫。
于是,五千年文明的底蕴,震撼人心的团体演出,以及非凡绝伦的创意构想,新技术,新想法,能上全都上
怕别人看不起我们。
所以我们要做到最好,做得最美,让所有人都赞赏。
那到了年。
没有了极力表现自我的冲动,反而是以从容来彰显自信。
这一次,或许正是主唱压低了音量。
把话筒递给现场的每一个来宾
来,这是我们大家的盛会。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的陀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