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基阿斯和约面对不达目的不签字的斯巴

引言

这一年的冬天,雅典和斯巴达迅速展开了休战谈判。克里昂和伯拉西达这两块“绊脚石”的死亡,让两国的稳健派有了机会。刚到第二年的春天,休战条约已经签署完毕。《尼基阿斯和约》的条约内容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我们主要谈一下斯巴达和雅典各自获得了怎样的利益。斯巴达获得的利益显而易见。

首先是换回了4年前因皮洛斯战役失败被俘的名斯巴达战士,收回了被雅典占领并一直作为中继基地使用的皮洛斯及周边岛屿。这块紧邻斯巴达拉科尼亚地区西部的地方被雅典掌控,是斯巴达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的。斯巴达人得到了他们想要的所有东西,不过还是有些问题没有解决。伯拉西达率领的人中,有名是武装过的农奴,不管怎么说他们好歹算是斯巴达人。剩余的人来自伯罗奔尼撒同盟的其他城邦。

就算伯拉西达的军队本质上不属于斯巴达正规军,但依然是伯罗奔尼撒同盟的军队。斯巴达作为伯罗奔尼撒同盟的盟主,不能因为伯拉西达战死便撒手不管。他们必须让伯拉西达留下的战果以某种方式体现出来,从而向伯罗奔尼撒同盟的盟友证明这场远征并非没有意义。面对不达目的绝不签字的斯巴达,雅典只能做出妥协。《尼基阿斯和约》中最终出现奇妙的内容,也是双方博弈之后无可奈何的结果。

和约将卡尔息底亚地区的城邦分成以下几类:地图上标○的城邦从和约签订以后脱离雅典的统治,成为独立的城邦。但是,提洛同盟的会费要按照56年前同盟缔结时规定的金额,继续向雅典缴纳。地图上标●的城邦,统统归雅典辖下。如果这些城邦背叛雅典,雅典有权处置。不仅斯巴达不能出手相救,其他城邦一律无权介入。对急躁的希腊人而言,这个和平协定的有效期实属罕见,长达50年。

为了向所有希腊人证明雅典、斯巴达坚守这份和约的决心,双方签字的协议书制作成三份,分别供奉在奥林匹亚的宙斯神殿、爱奥尼亚的波塞冬神殿,以及德尔斐的阿波罗神殿。也就是说,雅典和斯巴达向天神们立下了誓言。《尼基阿斯和约》缔结后的卡尔息底亚地区对希腊人而言的“和平”乍一看,《尼基阿斯和约》的签订使卡尔息底亚地区重新回到伯拉西达侵占前雅典统治的状态。

但反映出希腊民族奉灵敬神之虔诚的这份《尼基阿斯和约》被称为“空洞的和约”。给出这种苛评的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因为这份和约是两个包括国家形态在内各方面存在根本性差异的城邦国家,为解决纠纷相互妥协创造的产物,这种和解并非建立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真诚和解。斯巴达极端厌恶他国人员和物产输入,一贯奉行锁国的一国和平主义。

而雅典的生存依赖于人员和物产的交流。对“霸权”这个概念,两国也有不同的理解。斯巴达人理解的“霸权”是侵略他国的领土,将之占为己有。始终以一国和平主义为核心的斯巴达自然对这种霸权主义无动于衷。雅典人所谓的“霸权”不是占有领土,而是扩大奉行雅典式观念及行为模式的世界版图。雅典人满足于建立基地,不觊觎更多的领土就是一个证明。

仅在对“霸权”的理解上就存在巨大差异的两个城邦签订的《尼基阿斯和约》,自然会成为“空洞的和约”,因为它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伯拉西达之所以能成功瓦解雅典在卡尔息底亚地区的霸权,是因为他很好地宣传了不缴纳同盟会费生活可以更好的理念,触动了人们最为敏感的神经。对那些因《尼基阿斯和约》重新回归的城邦,雅典不得不从“钱”这种低级但不容轻视的事项开始一一处理。

这些棘手的问题,雅典人单是想想就烦恼不已。对这份和约予以恶评的雅典文人不止修昔底德一位。阿里斯托芬在《尼基阿斯和约》签署后不久创作了一部剧名充满反讽意味的喜剧《和平》。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当时只有二十多岁,自出道以来他一直是深受民众喜爱的“流行作家”。被他挖苦调侃过的雅典名人不计其数,伯里克利、苏格拉底、克里昂、尼基阿斯,以及即将登场的阿基比亚德都中过他的枪。

在这部名叫《和平》的作品中,阿里斯托芬提出了希腊人为什么总是打仗的问题。剧情是这样的:因持续战争而对现状绝望的某人前往奥林匹斯山请求众神帮忙。不料,对希腊人的好战厌烦透顶的宙斯诸神已经迁去别处,只剩下赫尔墨斯留守。更糟糕的是,战争之神霸占了此地,他甚至把总是如影随行的和平女神关进了洞穴。难怪人类世界从早到晚都在战争状态。雅典人坐在舒适的露天岩石剧场观看这部喜剧,不由得捧腹大笑。

那些乐不可支地将此剧选为当年狄俄尼索斯戏剧节优秀作品的观众都明白,这部剧嘲笑的不是别人,正是雅典人自己。《尼基阿斯和约》让雅典人发现,他们不再拥有决定规则的实力。这个事实让民众沮丧不已。人们需要用喜剧忘却眼前的忧虑,哪怕只是获得暂时的快乐。雅典社会气氛整体低迷,这正是政治家出手的机会。无论和约如何“空洞”,它都是雅典目前必不可缺的。冷静地分析现状,扫除民众心中的阴霾,是领导者的职责所在。

尼基阿斯有充分的能力对现状做出判断,并且总是正确的。但他不具备通过改换视角让民众恢复信心,给彷徨不安的人们展示光明未来的超一流的说服力。这里有一个杯子,里面的水只剩下一半。尼基阿斯会向民众指出只有半杯水的现状,说明不得不妥协的原因。这种做法只会让民众更为沮丧。这不是看看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大笑一场就能解决的问题。

话说回来,像克里昂那样的煽动者也令人诟病。事实证明,那种平素言论极端且富于感染力的人,关键时刻并没有展现出足够的领导力。伯罗奔尼撒战争进入第10年。雅典人感到疲惫不堪,就在这时,一个人出现了。他指着杯子说,不是还有半杯水嘛,更何况,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也没有哪个人说过,不能再往杯子里注水。雅典公民们将这位年龄刚达到能担任要职的30岁年轻人选为将军。也就是说,他成为每年选出的负责城邦国家雅典政治、军事事务的10位将军之一。

既然是之一,自然还有另外9位将军,其中就包括一直连任的尼基阿斯。这位年轻人与尼基阿斯的差别不仅是20岁的年龄。关键在于,他能向民众指出未来的前景。以上沿用了写《罗马人的故事》恺撒篇时,出于好玩制作的评分图。不过写恺撒时没有运气和容貌这两项。之前没设这两项是因为罗马人对于命运秉持尽人事听天命的态度。一旦做了决定便坦然接受后果。与之相对,希腊人认为无论怎么尽人事最终都逃不过命运。以此为主题的作品几乎充斥着整个希腊悲剧世界。

在容貌上,罗马人和希腊人的评价标准也不同。罗马人不是完全不介意领袖的长相。谁都希望率领自己的将军相貌堂堂、魁梧高大。光靠仪表就能增添士兵胜敌的信心。在这一点上,罗马人与希腊人没有不同。但对罗马人而言,外观上的不足不会带来负面影响。恺撒虽然气宇轩昂,但绝不能算容貌英俊的美男子。希腊人就不一样了。容貌是评价男子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阅读他们的史料会发现,其中论及长相美丑的内容多到令人吃惊。

到底是提出真、善、美的民族。在希腊人看来,美丽的容貌是上天赐予的礼物,是深受众神眷顾的证明。顺便提一句,接下来登场的阿基比亚德被认为是少年时清秀,青年时俊朗,壮年时再添成熟男子独有的从容气度,一生美貌永驻的男人。与他相关的史料没有一篇不提及他的美貌。阿基比亚德,公元前年出生于雅典首屈一指的名门阿尔克迈尼翁家族。

在他3岁的时候,父亲战死沙场。在他需要监护人即代理父亲时,同族的伯里克利担当了这个角色。当时正值“伯里克利时代”的鼎盛期,相信雅典政界第一人伯里克利应该是无暇培养这位少年的。伯里克利似乎也不适合当父亲,他属于相当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物。他曾以准备公民大会的演讲稿为由拒绝了想来见他的少年。但不管怎么说,有这层关系在,少年阿基比亚德应该会经常出入伯里克利的宅邸,只不过对他笑脸相迎的是伯里克利的爱妻阿斯帕齐娅。

结语

有不少史学家认为,养育阿基比亚德的不是伯里克利,而是阿斯帕齐娅。当时频繁出现在阿斯帕齐娅身边的还有年轻的苏格拉底。希腊史上著名的佳话——哲学家苏格拉底和风云儿阿基比亚德的交往,可能最初就是阿斯帕齐娅介绍的。而第一个看出这位美少年将成为雅典领袖的,就是苏格拉底。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4152.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