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解析伟大民族复兴

最好的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内外局势高瞻远瞩的战略判断,他曾在多个场合进行了各种侧重的论述。年,他在接见回国参加年度驻外使节工作会议的全体使节时提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年,他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再次提出:“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在年新年贺词中,他又提到“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总书记多次提到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什么?我们该怎么认识?又该怎么应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的《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对这些问题作出了全面深刻的回答。

《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一书会集了张蕴岭、金灿荣、倪峰、朱峰、沈铭辉、杨光斌、谢韬、钟飞腾、魏玲、任晶晶、唐永胜等十多位著名学者观点,以纵观世界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大历史视野,阐述世界历史的发展变迁,分析世界格局的演变规律,阐释国际价值、国际制度、国际体系的形成方式,尤其是对中国复兴道路的历史、现状、风险、挑战、前景,作出了深刻系统地解析。

 思接千载:在世界史视角下观想当代变局

要看清世界发展大势,必须在大历史观视角下,透视世界格局的发展演变。《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第一章《大变局中的世界秩序》首先就回顾了全球化的历史。近代西方世界崛起于“工业革命”,并据此奠定了科技和军事的领先地位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规则制定权。一战后,欧洲政治版图巨变,苏俄革命、美国崛起。随后,美国赢得了一战、二战、冷战,从英国手里获得全球化的主导权,成就了“美国世纪”。本书《大变局中的世界政治》一章指出,伴随着柏林墙倒塌、鼓吹“普世价值”的“历史终结论”一度让西方人相信,西方的代议制民主就是人类最好的也是最终的政府形式。

历史潮流浩浩汤汤,每个国家都在积极争取自己繁荣发展的道路,霸权主义的老路是难以持久且行不通的。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给这个世界带来很多不确定性,百年大变局特征明显。《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第二章《大变局中的美国》专门分析了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美国既是物质财富最大拥有者、世界最大经济中心和西方现代化集大成者,又是财富分配两极化、社会分裂和政治极化最严重的发达国家;既是西方公民社会的典型代表和自由、民主、人权等“普世价值”的扩散中心,又是资本逻辑最盛行的自由市场经济体和资本全球性剥削的操控中心。如今美国在世界上奉行“美国优先”,频频“退群”,先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巴黎协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中导条约》,还对包括欧盟在内的国家的钢铁产品实行高关税,悍然发动对中国的 等。美国给全世界带来不确定性的同时,其国际形象、国际影响力也大为受损。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正如著名国际问题专家张蕴岭在本书序言中所说:“这个百年是转型期,既有痛苦的,也有幸福的,也许在很长时间内仍然没有清晰的答案,但大势所趋,没有回头路。”二战结束至年,又是一个百年周期,接下来的近30年至关重要。未来近30年,也和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重叠。《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第三章《历史上的“百年大变局”及演变动力》认为,未来近30年的时间,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战略论述的“揭晓期”,也是塑造“大变局”历史内涵真正的“决胜期”,更是“大变局”叙事能否真正成就民族复兴的“关键期”。

晚清时期,李鸿章提出“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是看到了危机和挑战,看到了中国国势国运的由盛转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看到了世界格局的变化,对中国而言,有挑战,更多的是机遇,是光明的前景。

 辨析明理:阐明风险挑战与应对之策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在百年大变局的背景下,维护世界的和平发展,符合中国人民的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利益。对于正在走上坡路的中国,面临诸多挑战,只有居安思危,才能从容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风浪。《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一书,辨析明理,阐明了世界和平发展尤其是中国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并提出应对之策。

首先是“修昔底德陷阱”。《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一书的多个章节均提到了这个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源自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记载的新兴城邦雅典和霸主斯巴达之间的战争史。国际上有观点认为,中国崛起后必会在国际舞台上示强,将引起既有霸权国美国的恐惧,从而使得中美冲突乃至战争不可避免。本书第十章《大变局下的国家安全》认为,以年12月18日美国特朗普政府新版《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为标志,美国已将战略重点从反恐转向了大国竞争,首次将中国列为美国安全的首要挑战。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是中美两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中美之间应对共同威胁和共同挑战比相互威胁、相互挑战更重要。我们应把共同利益作为美国和其他国家发展双边、多变关系的主要基础和行为方式。

其次是“肯尼迪陷阱”和“金德尔伯格陷阱”,即大国承担国际责任、提供公共产品过多或过少而引发的世界危机。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研究了世界年来大国的兴衰,指出大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战线过长”,亦即在世界全方位发力。与“肯尼迪陷阱”相反的是“金德尔伯格陷阱”,是指没有国家有能力、或者虽然有能力却没有意愿和手段来领导世界,承担国际公共产品成本,而造成全球危机。伴随着中国的崛起,世界上有人鼓吹“中国责任论”。本书中强调,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承担一定的国际社会责任,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同时保持战略定力,不能不切实际地拉长战线。

还有一个是民粹主义的挑战。《百年大变局:世界与中国》第六章《世界政治大变局中的民粹主义》全面解读了近年来热门的民粹主义。今天的民粹主义不仅以空前紧密程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党政治纠葛在一起,更是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同民族主义、国家主义、本土主义、文化孤立主义等意识形态相互裹挟,对西方政治中的代议制民主实践、自由主义观念与精英治国的理念构成了声势浩大的挑战。民粹主义在世界各国蔓延,美国最为严重。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38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