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画像》拉斐尔(-)是命运的宠儿。在他短短37年的职业生涯中,上帝似乎赋予了他一切优越的条件。他不仅才华横溢,英俊潇洒,而且为人随和,很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这位年轻画家并不以自己的魅力为傲。与同时代的人相比,他真是获得了命运的青睐。一天,他出现在罗马的街道上,与他的门徒和崇拜者们在一起。他碰巧遇到了生活艰辛的米开朗基罗,这位年长的雕刻家用讽刺的口吻对拉斐尔说:“你就像一个统领着几千支军队的将军。”拉斐尔鞠了一躬,说:“先生,你就像一个去执行死刑的刽子手。”《雅典学院》拉斐尔出生于乌尔比诺,早年跟随布鲁奇诺学习绘画。年到达佛罗伦萨后,他吸收了当地画派的长处,与家乡的传统绘画相融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年,拉斐尔应教皇尤利乌斯二世之邀前往罗马,为梵蒂冈官方宫廷绘制壁画。最终完成了杰作《雅典学院》。拉斐尔的肖像画也很有名,但人们最熟悉和最喜欢的是他的圣母。拉斐尔一生中画过许多圣母像,其中两个是最著名的《西斯廷圣母》和《椅中圣母》。《西斯廷圣母》《椅中圣母》在《椅中圣母》这幅画中,圣母坐在椅子上,双臂环抱着坐在膝盖上的耶稣,她的头轻轻地碰着孩子的前额,她的眼睛流露出深沉而喜悦的母爱。幼年的耶稣他的四肢柔软的,圆圆的,他的两脚调皮地移动,像小鸡栖息在他的母亲的怀抱。右边的孩子是约翰,他长大后要给耶稣施洗,他双手合十,眼睛注视着耶稣,手里拿着一个由芦苇做成的十字架,预示着救世主未来的命运。他们的头上有一个金色的光环,这是神圣的象征。整幅画的构图是一个和谐的圆,圆润优美的弧线形成了圆的韵律。虽然椅背是直立的,但它的部件却是各种各样的圆。画家通过巧妙的安排,满足了人眼对形式美的要求,使画面生动、稳定。我们完全可以把画中的人物看作是世俗的血肉之躯。可能是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拉斐尔在罗马街头闲逛时,看到了一个依偎在母亲怀里的孩子的画面,于是产生了画圣母的想法。这幅画的来历有一个传说:拉斐尔碰巧看到了这对可爱的母子,立即在他身边的木桶顶上画了一个速写,于是画成了圆的。不管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拉斐尔画的是生活中的真实人物。圣母肩上的条纹围巾和头上的头巾仍然是意大利妇女常用的衣物。拉斐尔的圣母反映了他的人文主义。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曾说:“拉斐尔圣母像是理想主义最杰出的艺术表现之一。”这的确是对拉斐尔最恰当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