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生有来处,归有退路。
01
被封住的上海滩
被堵死的回乡路
如果我们能顺利度过这次疫情,数年之后,人们拍摄灾难电影,我们都不要觉得虚假,感受可能会更真实。
每一代人都可能会经历一些大事件,才能称得上历史的见证者。而历史,总是以魔幻的形式反复上演。
谁也没有想到,甚至毫无准备,上海就这样沦陷了。
——这是中国最发达的城市。
我们不身处上海,不知道这个城市有多难过:不能抢菜的老人在老屋里挨饿,为父送餐的孝女在舆论下跳楼,断了粮食的打工人向生活四处求救,永康社区的老人终于忍不住病痛,和居委会负责人在电话里双双崩溃无助。
疫情肆虐黄浦两岸,这个城市的所有压力和悲伤,让每一个老百姓都在独自承受。悲欢离合,生离死别,都在这座钢筋水泥的蜂巢里,孤独上演。
城市管理者,承受着空前的压力,负重前行,如履薄冰。而就在前日,虹口卫健委信息中心主任钱文雄不堪重负,自缢身亡。
谁都明白当下上海的艰难,而生活在主流声音之外的农民工,是一群被遗忘的悲剧者:有人饿得向空中大喊帮帮我们,有人自测出新冠却只能住在桥洞底下,有人说就算饿死在上海也不回家乡投毒。
朴质而真切。
他们是一群背井离乡的农民工,却堵死了回乡的路。
▲疫情之下,上海空城/图源网络
02
关于疫情的阴影
一直笼罩着人类
当所有人都聚集在城里面,疫情就在城市上空飘荡,任其宰割。
公元前年,斯巴达人发起了进攻雅典的伯罗奔尼撒战争。这是古希腊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战火几乎烧遍了整个希腊语世界,有人称之为:古代世界大战。参战双方谁也没有想到,这战一打就是27年。
战争初期,雅典人信心高涨,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必胜无疑,元首伯利克里是著名的民主政治家,在他的劝说下,雅典的农民全部搬进了城市,共同抵御斯巴达的进攻。
就在双方势均力敌的时候,一场始料未及的瘟疫袭击了雅典城邦。疫情迅速蔓延,三分之一的雅典人丧失生命,包括元首伯利克里。
失去了伯利克里的雅典,战势迅转急下,尽管雅典全民参战,柏拉图也曾三度入伍,最终还是在公元前年败给了斯巴达。
雅典的城邦文明并非败给了野蛮的斯巴达人,而是输给了瘟疫。
随着雅典民主制度的陨落,辉煌了近四百年的古希腊文明,也渐渐地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大规模瘟疫,第一次就断送了雅典城邦文明。
历史滔滔向前,此后约年,又爆发了“安东尼时期黑死病”,十余年时间导致罗马帝国人口减少了三分之一;公元六世纪,君士坦丁堡爆发了“查士丁尼大瘟疫”,让这个最接近统一罗马的拜占庭帝国君主的理想落空;年,元朝蒙古大军与东罗马帝国在加法城外大战,最终因为一具投入了加法城内的感染了瘟疫蒙古士兵的尸体,导致了一场人类的浩劫:“中世纪黑死病”,仅用了三年时间,这场瘟疫就以万的成交量,收割了欧洲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头。当时,包括薄伽丘在内的许多人都以为:人类会在这场瘟疫中灭绝。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尾期,率先从西班牙爆发的流感肆虐全球,短短六个月时间,夺去了约万~万人的性命(一说万~1亿);而持续了52个月的世界大战,死亡人数是多万。
近百年来,我们渐渐消灭了折磨了人类两千多年的天花、疟疾、鼠疫、霍乱……但是近四十年来又诞生了艾滋、血疫、非典、新冠……
这场与瘟疫陪跑的旅程,谁也别想赢了谁。
▲中世纪黑死病时发明的面罩,成了死神形象/图源网络
03
大疫止于乡野
被忽略的乡村文明
城市,真的能让生活更美好吗?
其实,我们很难彻底控制住疫病,只要有人类活动,疫病就层出不穷。
从秦汉到明清,有历史记载的大型瘟疫,生生不息的华夏大地上就爆发了次。但我们并没有做出“让所有人都搬进城市”的决定,瘟疫也没有大规模流行而断送中华文明。
次大瘟疫,士大夫们“不为将相,偏为良医”,东汉瘟疫大流行期间,诞生了张仲景、华佗、董奉;东晋瘟疫期间,葛洪用青蒿治时疫;明末清初,瘟疫爆发,名医吴又可带着他的《瘟疫论》出道;晚清时期,瘟疫再现,遂有吴瑭弃文从医,著有集医学大成的《温病条例》。
面对疫情,所有药物都是滞后的,我们能采取的最首要的办法,还是来自中世纪时期米兰大主教发明的防黑死病的方法——隔离。
与雅典城邦文明不一样,中华民族一直都是农耕文明。我们没有把农民全关进城市,反而长期以来“劝课农桑”,鼓励士大夫“告老还乡”。
五千年华夏,就是一部绵延不断的农耕文明。
三农问题的专家温铁军教授,从疫情之初就强调:“大疫止于乡野。”
乡村是隔离疫情的天然屏障。
三年疫情,中国的农村很少有规模性爆发疫情的情况;更不会出现疫情之下无食物的惨状。
我们总在过度地强调城市文明,过快地推进城市化进程,而乡村文明成为一个被我们长期忽视的状态。
上海是中国城市文明程度最高的地方,有人说“上海之外皆为乡下”,年世博会上,上海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口号犹在耳畔,今天的上海却寸步难行、嗷嗷待哺。
那么城市,真的让生活更美好了吗?
▲乡村是疫情天然的屏障/图付永军摄于小金县
04
只要有乡村在
中国就不会亡
乡村就是一个海绵体,能吸纳矛盾,也能释放活力。
在《四千年农夫》一书序言中,温铁军教授形象地说:“中国传统农业就是一个蓄水池。”——它能缓解天大的灾难和矛盾,也能释放无穷的人力和资源。
如有大战来时,人们弃农从军,乡村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壮丁和物资;战争结束,将士们又解甲归田,从事农业生产,发展国民经济。我们就这样全民皆兵、一次又一次地抵御了外族入侵。
前年,许倬云先生在匹兹堡接受《十三邀》采访时说:“日本人把我们的城市占了,我们就到农村去,打了八年的抗战,我们是靠农村支撑起来的。前线撤退到农村,农村人一句闲话都没有,接纳难民,有多少粮食拿出来一起吃,没有粮食吃大家一起挨饿。”说到这里,许先生哽咽了一下,“所以,我知道,中国不会亡,中国不可能亡。”
随后,许倬云老泪横流。
许妻说,每谈战争,许老便哭得稀里哗啦。
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这就是许老强调的“中国精神的文化”,它以农耕文明的基因,存在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血脉里。无论哪个朝代,无论多大苦难,乡村都是这样吸纳和释放着中国文明,保存火种,绵延不断。
▲只要有土地,就有缓冲/图付永军摄于玉龙县
05
在古代
乡村本兴,何来振兴?
今天,我们广泛使用的“农村”一词,其实不过百年;在古代,它叫乡村,而不是农村。
今天的乡村,空心化严重,衰败凋敝;年,农村GDP仅占全国16%,人口也减少至40%。今天凋零的乡村,在古代,是文人墨客的山水田园,是达官贵人的最终归宿。
古时乡村,是农耕的时代经济文化重地。
中国自古重农抑商,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它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力与繁荣的基础。经济上,仓廪富足取决于农村经济的繁荣,取决于农业生产的丰收,取决于乡村人丁的兴旺。文化上,乡村是中国重要的二十四节气文化的实践地,乡村是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的传承地,乡村是依附农业的百业俱兴(如手工业、轻工业等)繁荣地。
在古代,民不聊生、积贫积弱,都是先从城市开始的;而国强民富、安居乐业,都是先从乡村开始的。
古时乡村,城乡并非对立,而是协同发展。
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农村不一样,古代西方的农村,资本搜刮农村财富入城,资本家下乡以农为奴,城乡矛盾。
而在中国古时乡村,城乡是协同发展的,是命运共同体。
古人为官,就算身居宰辅,也仅只身一人前往京城,或贬谪他乡为官,妻眷父母,亲朋族人,也都原籍不动,俸禄归家,荣辱传乡,维持着中央与地方重要的纽带关系。
古人经商,走南闯北,商贾经营再大,无论徽商晋商,最终也都会落叶归根,携带着财富与知识,回乡置办田地,囤粮造屋,为富一方。
城乡是一体发展的,甚至财富都藏匿在乡野。
古时乡村,是教育启蒙的乐土。
我们现在很难想象,许多文化名流,被贬或告老,还乡或客居,皆奉为“乡贤”,他们乐此不疲地干着一件事:教书育人。一个乡野小子,从小受到的启蒙教育竟然是来自那些文化巨擘。
苏东坡被贬儋州之时,在海南兴办了私塾教学,学生不限年龄性别,均可来请教这位中国历史上最集大成的文学大家,“沧海何尝断地脉,朱崖从此破天荒”,曾经的蛮荒之地,开始文风鼎盛。受先生之面授,何其有幸!
古代为官,无论位阶,都要遵守“丁忧制度”,丁忧制度的重要作用:防范结党营私,加强地方链接,深入基层调研,重新考察任用。而丁忧期间,兴办乡学,教书育人,是许多文人赋闲在家时的首选。
相比现在的乡村教育,古时的启蒙教师素质之高,令人咂舌。
▲年,我考察原乡味觉有机米酒基地:黟县南屏村,清朝著名文学家姚鼐曾在村上讲学/图许学超摄于南屏村
而这样的乡村,才是我们想要回到的乡村,才是我们要振兴的乡村。
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辋川,可以“仰天大笑出门去”,可以“一日看尽长安花”,但也可以“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恰在转身回望,辋川就在那里,喧闹时安放心灵,寂静处诗意栖居。
我们可以歌颂城市,但别堵死了回乡的路。
城市固然美好,但乡村不应该凋敝;故乡,都应该是一个令人眷恋的地方,热闹而温情,恬静而生气,并不是一潭死水,一片荒地,一坍废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