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张艺谋比作一位作家,那么他最擅长的是命题作文。“北京八分钟”、北京奥运会、G20杭州峰会......这些接近满分的答卷让这位作家名满天下,几近“封神”。
张艺谋的电影《影》,正在热映。这次,老谋子一改往日商业片套路,抛弃了华丽绚烂的色调。他大胆采用黑白映画,用水墨风格呈现出不一样的视觉美学。
看了之后很满足,如果用一个短句来评价这部电影,这句话则是——这是张艺谋的电影。
入眼便是一幅水墨画卷,阴阳八卦、文臣武将、真假虚实,围棋屏风……每一帧里都能看出张艺谋认真态度。对于不同于以往色调的选择,导演张艺谋说这是自己20年来的执念,是他又一次尝试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探索。
从美学上讲,张艺谋确实有一次突破了自己。
潜心5年制作,张艺谋的《影》将在国庆档上映,这可说是很多影迷近期最“望眼欲穿”的一部影片了。从定档到亮相今年威尼斯、多伦多北美首映等环节,《影》收获了几乎清一色的好评。
此前在今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影》举行了全球首映,不仅国外著名的MetaCritic(MTC)网站给《影》打出了88分,好莱坞报道者和Variety更是给《影》打出90分的高分,可见国外观众和媒体对这部电影的认可。
观《影》前和观《影》后,有必要了解一下张艺谋这个人。
张艺谋并不像《影》那样黑白分明,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
“深不可测”张艺谋
多年前,作家方希为完成《张艺谋的作业》这本书,为老谋子做了一个名为RtCatch的心理测评。
这是欧美一家研发机构,在采集了两千万份样本后,设计出的权威测试系统。
这个测试,将人分为老虎、孔雀、猫头鹰、考拉几个类型,每个类型,都有各自含义。
比如,猫头鹰性格的人,讲求程序正义,长于实践;考拉则恐惧挑战,随遇而安。
张艺谋几分钟就做完了测评,为保密,方希给他起了个化名,送到专业公司评估。
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张艺谋的四项数值全部上线。
测评专家声称,他们从未见过这种类型的人,互为矛盾的性格要素,却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例如,测评显示,张艺谋抗压能力极强,成就感却极低。
由于用的是化名,让专家们感到非常好奇。
他们认为,此人要么是某领域有极大成就者,要么是某个隐姓埋名的大毒枭。
张艺谋的复杂,由此可见一斑。
在韩国平昌冬奥会的闭幕式上,张艺谋接到了一个命题作文《北京8分钟》,写作要求是要有新的创意,也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不能总停留在历史中,要展现中国新的面貌……其实在14年前的雅典奥运会上,张艺谋就接到了同样的命题作文。
很多人还记得当城门打开的那一刹那、那阵阵中国韵味的鼓点、二胡姑娘们拉奏的茉莉花……这8分钟让世界看到东方神韵和淳朴友善的民族风情。不过14年后的今天,已为世界大国的中国已经更新、更现代、更全球化了,无形中给演出导演张艺谋了不小的压力。
不过这8分钟,再次让张艺谋成为了焦点。
继十年前的北京奥运会后,这是他第二次执导“北京八分钟”,无疑,又给中国人长了脸。
著名主持人吴小莉曾说过一句经典语录:大事发生,我存在!以表达新闻人的职业素养,这句话用在张艺谋身上也非常适合。
为什么是张艺谋?为什么每次都是张艺谋?这是太多人都有过的疑问。
难道中国只剩下这么一个导演?
非也!非也!
诺大的中国,有无数优秀的导演,但中国只有一个张艺谋。
张艺谋创造过很多个“第一”,他是第一位获得三大国际电影节首奖的中国导演,也是第一位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中国导演,还是第一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位执导奥运会开幕式的中国导演……这位串联起“中国”和“第一”的导演,到底身上有着太多的“深不可测”!
双面张艺谋
从青春期那个沉默自卑的西安后生到为国人扬眉世界影坛的电影大师,从拍摄《英雄》导演《印象》实景演出,在商业领域无往而不胜的商业大亨,到拍摄《祝福中国》献礼政府,执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成为国家意识形态阐释者…...
几十年间,张艺谋的人生轨迹比他在大银幕上所构建的影像更加“瑰丽迷人”。
它甚至构成了一首关于个人奋斗与时代变换相激荡的叙事诗。这里有人性的不屈奋斗与厚积薄发,有机会主义者在时代缝隙中的左右腾挪和把握,更有名利场的光怪陆离与权力和资本对人性的无形改变……
如果将张艺谋的人生轨迹比作一部由上、下集组成的电影,那么上集是励志片,高奏着执著奋斗的凯歌,洋溢着理想主义光芒;下集则是商业片,乃至政治片,展示着一位艺术大师是如何平衡权力与资本的机会主义者的灰色影像。
沉默中抗争
从早年间文化圈批判他刻意迎合西方世界对于中国的后殖民主义想象到和女神巩俐热恋,与结发妻子离婚,再到《满城尽带黄金甲》推出后全社会的批判浪潮……几十年间,争议从来都与张艺谋并行。张艺谋或许不是中国电影界最好的导演,但却是最受争议的导演。
面对争议,沉默是张艺谋一以贯之的态度。与其说张艺谋的沉默是息事宁人的无奈示弱,不如说他的沉默是一种自我无比强大后对世俗争议的不屑一顾,是对自己价值判断与行为方式的倔强坚持。
在年接受《新周刊》采访时,张艺谋曾夫子自况,“我从来不太在意某一种评价……你不能根据某一种说法去修正、检讨自己,人家一说你不好立刻作检讨,或是一说好立刻就范进中举,得意忘形,都说明你不够自信。”实际上,沉默——对外在环境的顽强承受——抗争——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构成了张艺谋实现自己大师崛起的性格特质,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张艺谋艰难困苦的少年时光和青年岁月。
张艺谋家族,左起:叔叔、奶奶、姑姑、爷爷、父亲
张艺谋的父辈出身军人家庭。其大伯毕业于黄埔第9期,新中国成立前的最高职位是军参谋长,后来随蒋介石去了台湾;二伯毕业于黄埔军校汉中分校,解放前夕想要率部投向共产党被国民党特务杀害;其父张秉钧沉默寡言,曾经拥有国民党军籍,当过国民党的军需官……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张艺谋一家背负着“与台湾保持关系”、“反革命”的罪过,一张关于所谓“家庭成分”的证词在张艺谋的档案中封存近二十多年……多年以后,张艺谋如此回忆自己的少年时代,“我实际上是被人从门缝儿里看着长大的。从小心理和性格就压抑、扭曲,即使现在,家庭问题平了反,我个人的路走得比较顺了,但仍旧活得很累。有时也想试着松弛一下,但舒展之态几十年久违,怕是一时半会儿找不回来。”
年,张艺谋前往陕西乾县,插队三年。陈凯歌在《秦人张艺谋》中如此刻画张艺谋的插队岁月:“三年间,无非春种秋耘,夏收冬藏,闲时便去修水利,几十个人住一孔窑,一干就是百十天。就在这种传了几千年的耕作活动中,他见到了为活着而劳动的农民,他也尝到了穷的滋味。一次,他跟我说起夏日里割麦的麦客,一顿吃得下几斤面条,撑得打滚儿了,就用擀面杖擀自己的肚子。泄过以后,下一顿又再吃下几斤”,也是在这样的岁月中,张艺谋和他的第一任妻子肖华结婚。
张艺谋和肖华的爱情萌芽于二人在西安三十中读书的岁月,成熟于下乡的艰难困苦中。据《张艺谋传》记载,在下乡的岁月中,肖华一直帮张艺谋洗衣服。在一次洗衣服的过程中,肖华发现张艺谋的袜子布满了补丁,随后特地买了一双男式尼龙丝袜送给张艺谋。那天晚上,张艺谋将她叫出来,两人靠在墙边,好一刻没有说话。等了半天,张艺谋终于开口:“袜子可真光滑,穿着真舒服”……陈凯歌曾为秦人张艺谋的“用情专一”而感慨不已。
插队结束后,张艺谋凭借篮球技艺进入咸阳第八棉纺织厂。在陕棉八厂期间,张艺谋在美术与摄影方面的才华开始展露,张艺谋在陕棉八厂的朋友雷佩云这样回忆,“张艺谋的才能在八厂很有名气。有一次办单位墙报,他设计的报头‘秦始皇’曾轰动了全厂。他画了一幅秦始皇头像,然后用火把画烤黄,再把画角烧得缺一块少一块的,看起来画就像是从什么墓地里挖出来的一样。所以,以后厂里人一提起张艺谋就会想起他的这张报头画。以至于他被我们称作是‘鬼才’”。
与此同时,张艺谋痴迷于摄影,他的不少作品发表在《中国摄影》杂志上,获得业内人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