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上一章,接着从第6~11章讲起,我们继续领读《苏菲的世界》。
你相信命运吗?
命运这个词,在很多人的观念中都出现过。关于这个世界的本源是什么,古希腊哲学家们已经经历了几代人艰苦的思索并卓有成效。但问题是,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理解了所谓的原子论对于解释人的生老病死、人生乃至社会的发展规律并没有什么帮助。
那时候,人们肯定和现代人一样困惑,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却还没有赚到钱,而隔壁的老王出门瞎逛逛就能挣到一个发财的机会?为什么同样是行善积德而有的人健壮如牛而有的人疫病缠身?到底是什么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是伟人的功绩还是某种无形的力量在操纵?或者更进一步说,人到底有没有自由意志?人生的轨迹到底是你自己主宰的结果还是某种无形力量甚至是神灵操纵的结果?
诸如这些小到个人人生发展,大到社会、民族历史发展的大问题,从古至今,人们都有着相同的困惑。这就产生了“命运观”。
古代希腊人相信人们可以透过由太阳神阿波罗操纵的戴尔菲(Delphi)神论知道自己的命运。阿波罗定期透过他的女祭司琵西雅向世人发出公告。
人们如果有问题请教神论,那么他们来到戴尔菲后,必须将他们的问题呈现给负责神论的祭司,再由祭司将问题转达给琵西雅。而琵西雅的回答往往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因此必须由祭司加以解释。人们就这样获得了阿波罗智慧的恩赐,并相信他无所不知,甚至可以预见未来。当时,有许多国家元首要等到求教于戴尔菲的神谕后,才敢打仗或采取一些决定性的步骤。从命运观衍生开来的祭祀、典礼等事务在古代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与此同时,以希波克拉底所代表的医学流派倡导自然、保持身心和谐的医学与保健观念也在人群中流传开来。
第七章《苏格拉底》。尽管人民还在蒙昧之中,但总有一批智者率先觉醒起来,苏格拉底(公元前-前)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他凭借自己渊博的智慧与学识在那个时代被人们称作仅次于神的人物,这一点在雅典城邦可谓妇孺皆知。可是苏格拉底自己却说,他是个无知的人。最博学的人却宣称自己最无知,这难道不是在打大家的脸吗?在解释这一点之前,我们先看看苏格拉底所生活的时代背景。
他生活的时代,古希腊哲学已经出现了巨大的分歧。自然派哲学家们整日争论不休,却谁也给不出对于自然本源的合理解释。而城邦的兴起,统治者们迫切需要为现实的政治生活提供一种切实有效的理论支持。
于是诡辩学家出现,他们有点类似中国春秋时期的各种学派士子,走南闯北,用自己的理论游说君主或统治阶层。这一批诡辩学家不同于自然派哲学家,他们不大关心自然的本源问题,而更多地会思考个人本身与每个人在社会的地位及关系影响。他们不愿探究自然也就罢了,他们还不相信鬼神,被人称作“不可知论者”,甚至,他们认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人的认知完全取决于他们的环境,后来的研究者称呼他们的哲学思想为虚无主义。他们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彼此和自然派哲学家一样,陷入了更大的理论分歧与争执。
在此背景下,苏格拉底及他的学派的出场正式为这场争吵画上了句号。苏格拉底及其弟子柏拉图、徒孙亚里士多德的出现,意味着古典派哲学家正式登上古希腊哲学的舞台,自然派哲学家从此谢幕。同时,古希腊的文化中心也随之转移到雅典。
苏格拉底是个怪老头,他喜欢没事就去雅典城里溜达,借着假装无知的方式,向他所遇见的人们发问。他提问的方法叫做产婆术,经过他的引导(逼问),最终人们不得不承认自己思想上的弱点,获得真理。可是,几乎没有人会愿意在大街上被人盘问、当众指出缺陷,就算是人人都像苏格拉底一样爱智慧爱真理,可是难道大家都不要面子吗?由于他的做法实在不讨人喜欢,最终激起众怒,被雅典人民一起投票,找了个理由说他不敬神,把他送上绞刑架绞死了。本来他有机会求情免除,可是苏格拉底还是毅然选择接受绞刑,用自己的生命践行哲学家的使命:爱智慧。最聪明的人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真正的知识来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得到别人的传授。这是他留给后世的箴言。
一个老师最厉害之处不是在于他的思想,而是他的学生。苏格拉底是幸运的。虽然他被雅典人投票绞死了,但是他的学生们把他的思想记录下来并发扬光大。这些学生中的扛把子就是柏拉图。
第九章:柏拉图(公元前-前),和他的老师一生从未著书立说不同,这哥们特别爱写书。他的一生分成两个阶段,差不多40岁以前,他疯狂写书赞扬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甘当苏格拉底的忠实脑残粉。我们后世对苏格拉底全部的了解都来源于柏拉图。40岁以后,他开始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后来老苏同志一不小心牺牲了,他开始疯狂写书输出自己的见解。
他最核心的观点是理型论。通过理型论,他希望把对自然和人性的解释统一在一起。在文章,我们提到了德谟克里特斯,他说过自然的最小构成单位是原子。但是问题是,这个理论没法解释两个问题:
其一,为什么这些原子可以毫无偏差地组合起来,构成一些事物?
其二,他们在排列组合时是如何照顾到事物之间的共性与差异性的?比如说,同样是组合成马的原子,为何还可以组合成鸡、组合成鱼?
而柏拉图提出理型论解释说,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即理型的世界)存在,其中包含存在于自然界各种现象背后、永恒不变的模式(模型)。比如说,你能造房子,是因为在你提前在大脑中构建好了房子的模型,所以你才能完好的造出房子。同样的,自然应该也是如此,在把原子排列组合之前,一定有一个理型的世界已经安排好了世间万物的“模型”。说的通俗点,我们的万事万物就是那个理型世界的复制品,大多数时候还只是个粗糙的复制品。这是不是很像科幻作品中的平行时空?其实,后世的许多科幻作品必然接受过柏拉图的理论的启发。
如果理解了这一点,那么有人肯定会问,既然如此,我们直接认识理型世界不就好了?真理措手可得。问题偏偏就在这里。感官世界是不真实的,是变化的,我们怎么能轻易地看到理型世界的真理呢?
柏拉图解释说,遵循自己的灵魂。人是一种具有双重性质的生物。我们的身体是流动的,以身体为基础的感官是不可靠的。但我们同时也有一个不朽的灵魂,而这个灵魂则是理性的天下。由于灵魂不是物质,因此可以探索理型的世界。换言之,我们不能相信所看即所得,我们对于那些不断改变的事物不可能会有真正的认识。我们真正能认识的,只有那些我们可以运用理智、透过灵魂来了解的事物。在柏拉图所推崇的理智的思考方式中首推数学,因为数学是确定性的,不像文字、艺术等过分依赖感觉。
柏拉图进一步由此推演政治。人体由三部分构成,分别是头、胸、腹。人的灵魂也相对的具有三种能力。“理性”属于头部的能力,“意志”属于胸部,“欲望”则属于腹部。这些能力各自有其理想,也就是“美德”。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气,欲望则必须加以遏阻,以做到“自制”。唯有人体的这三部分协调运作时,个人才会达到“和谐”或“美德”的境界。在学校时,儿童首先必须学习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后再培养自己的勇气,最后运用理性来达到智慧。在柏拉图的构想中,一个国家应该像人体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就像人有头、胸、腹一般,一个国家也应该有统治者、战士与工匠(如农夫)。只有这三部分各司其职,各谋其政,国家才能安定和谐。这些思考都记录在他的经典著作《理想国》,那可谓是他对理想政治生活的畅想。
第十一章《亚里士多德》:柏拉图的理型世界太过完美,以至于很多人都觉得和他们的经验相悖逆了,可是也没有人提出比较完美的驳论。终于,亚里斯多德(公元前-前)站出来了。他是希腊最后一位哲学家,也是欧洲第一位生物学家。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也是著名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和他的老师一样,他也是个写书狂魔。根据古籍记载,亚里士多德写了一百七十本书,其中只有四十七本保存至今。看到这里,欧美的中小学生可能和中国的孩子一样忍不住笑出猪叫。
且看他怎么反驳柏拉图,柏拉图不是认为在现实之上还有一个观念的完美的“理型世界”吗?比如,先有“鸡”的观念,才有了鸡,生物学上的鸡是对理型“鸡”的模仿与复制。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我们的理性在感官经验到各种事物之前是完全真空的,我们对于自己感官未曾经验过的事物就不可能有意识,因此人没有天生的“观念”。比如我们认识这一只鸡,是因为我们看了大量的动物,把它们的特征进行分类整理,发现有一类类似“鸡”的动物和其他动物不一样,同时进而发现了“鸡”的一些共同性特征,把这些特征概括起来,人就知道了把什么样的动物叫做“鸡”。猪、牛、羊、马等等,我们命名的万事万物概莫例外。
这是思想上的一大转变。在柏拉图的理论中,所见不意味着所得,感觉感官世界是不可靠的,在感觉之外存在着一个最高级层次的“理型世界”。柏拉图认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看到的一切事物纯粹只是更高层次的概念世界(以及灵魂)中那些事物的影子。亚里士多德的主张正好相反。他认为,人类灵魂中存在的事物纯粹只是自然事物的影子。所见即所得,自然就是真实的世界。亚里士多德甚至批评自己的老师,柏拉图是陷入了一个神话世界的图像中不能自拔,在这个世界中人类的想象与真实世界混淆不清。他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有其目的,即存在目的因。
那么肯定有人会问,如果一个画家,看到一块石头就想到了马,进而把他雕刻成马的形态,那么难道可以说感官世界是真实的吗?这难道不是观念指导的结果吗?这个问题难不住亚里士多德。他说这恰恰是证明自然就是真实的世界。自然界的每一种变化,都是物质从“潜能”转变为“实现”的结果。一件事物的“形式”不但说明了这件事物的潜能,也说明了它的极限。虽然你看着它是一块石头,但是它也具备变化成其他形式的可能,你可以把这块石头变成石马,但你没法把他变成一匹活生生的马。而这恰恰说明,柏拉图的观点是有误的。
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有很多,书中还有介绍,但是总的来说,如果说,柏拉图是个唯心主义者,那么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则是不折不扣的唯物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