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从历史深处走向世界欧洲时报官方

治疗白癜风偏方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60318/4792653.html

欧洲中世纪罗马式克吕尼派门楣雕塑和中国北魏孝文帝时期的云冈石窟雕塑,两者在雕塑的精神面貌上有着解不开的渊源。

“云冈石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这是人类文明的瑰宝,要坚持保护第一,在保护的基础上研究利用好。”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在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考察时的一席话,引出了一段长达多年的中外交流史。鉴往知来,汲取中西方文化之精华的云冈石窟,正从历史深处走向世界。

5月13日,山西大同,游客在云冈石窟参观游览。云冈石窟始建于多年前,是中外文化、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佛教艺术与石刻艺术相融合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图片来源:中新社)

中西方佛教艺术的里程碑

云冈石窟与世界的渊源,还得从公元年说起。

中新社报道,那一年,是北魏文成帝即位的第二年,来自西域的高僧昙曜一句“皇帝即当今如来”,博得了文成帝允诺,砸开了云冈雕凿石窟的序幕。这座中国历史上唯一的皇家石窟,开始了长达64年的修建。

担任总设计师的昙曜曾辗转于印度南北、西域、长江、黄河流域,而著名的昙曜五窟,如今看来更像是欧亚文明在平城(北魏都城)的第一次“国际峰会”。无论是印度圣贤、希腊国王、罗马英雄、波斯帝王,还是汉朝帝王将相,都以佛教的名义共聚武周山下,这次“峰会”的东道主正是北魏王朝。

山西大同,游客在云冈石窟参观游览。(图片来源:中新社)

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认为,云冈石窟佛陀造像是印度佛教造像中国化的里程碑。“第8窟有来自古印度神话的五头六臂的鸠摩罗天驾金翅鸟;第9窟窟外前庭由雄狮、大象驮起的廊柱和建筑造型,则是古印度与希腊、罗马建筑艺术风格的融合。”

张焯说,从早期文成帝时昙曜五窟的开凿,到中期献文帝、冯太后、孝文帝时皇家营造的大窟大像,再到晚期迁洛后民间补刻的窟龛。64年的开凿,是云冈石窟西来像法逐步中国化、世俗化的演进过程,堪称中华佛教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第11—13窟的维护保养工作,针对粉尘、裂隙、空鼓、分离等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年开始,云冈石窟保护工作的重点由抢救性保护转向预防性保护、研究性保护。(图片来源:中新社)

国外政要到访20余次

47年前,法国前总统乔治·让·蓬皮杜的中国之行,拉开了西欧国家元首访华的序幕。在他密集的访华行程中,位于中国北方边塞城市的云冈石窟,成为蓬皮杜离京后访问的首站。

蓬皮杜到访云冈石窟后的47年中,来自英国、墨西哥、不丹王国、泰国、荷兰、乌拉圭等多个国家的政要均在云冈石窟留下足迹,20多次的到访令云冈石窟的国际知名度与日俱增。

“云冈石窟毫无疑问是世界艺术的高峰之一,它表明你们的创造精神,是贵国文化遗产对世界最优良的贡献之一。”年9月15日,蓬皮杜总统在周恩来总理的陪同下参访云冈石窟时说。

云冈石窟第20窟释迦坐像是云冈石窟最著名的露天大佛。(图片来源:中新社)

4年后的年,荷兰王国公主贝亚特丽克丝到访云冈石窟。年,泰国公主玛哈扎克里·诗琳通第一次来到云冈石窟,并留下中文题词:佛光永照。14年后,诗琳通再次到访。年10月,云冈石窟迎来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马克西玛王后和他们的三位公主。

年12月2日,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柬埔寨吴哥窟管理总局签署谅解备忘录,这是山西省首家景区与国外景区开展合作交流。

云冈石窟里的希腊范儿

云冈石窟官方博客报道,年德国的艺术研究者发表论文说:“希腊艺术杰作的普遍优点在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这所谓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想必总绕不过古希腊建筑留给全世界最重要的遗产——多立克柱式和爱奥尼克柱式。柱式指梁柱的构成和尺寸,它确定了建筑的形式和比例,继而决定了建筑的整体风格。

位于希腊首都雅典市中心的雅典卫城,是西方世界最重要的古迹之一。图为年11月拍摄的雅典卫城遗址。(图片来源:中新社)

开凿于公元五世纪的云冈石窟,和这些古希腊神庙的始建时间相隔大约九百年。云冈石窟第11窟,不难看出在佛龛两侧,带有两个蜗旋的爱奥尼克柱头,承袭了希腊建筑的古典宗脉。

新华网报道,第9窟前室北壁西侧佛龛龛柱形体修长、端丽,柱头上装饰一对向下的涡卷,气质高贵,同样表现出古希腊爱奥尼柱式的特点。爱奥尼柱又被称为女性柱,柱头上端两个朝下的涡卷代表着女性婀娜、柔美的体态。

在云冈石窟内,出在佛龛两侧,带有两个蜗旋的爱奥尼克柱头。(图片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梁思成先生在《佛像的历史》中说到:“且西域所传入的影响,其根苗可远推至希腊古典的渊源,中间经过复杂的途径,迤逦波斯,蔓延印度,更推迁至西域诸侯,又由南北两路犍陀羅及西藏以达中国。这种不同文化的濡染,为历史上最有趣的现象,云冈石刻便是这种现象极明晰的实证之一。”

数字化保护助云冈石窟“行走”世界

从上世纪70年代“三年修复工程”解决了云冈石窟稳定性问题,到国道改线解决粉尘污染问题,再到近年来不间断的防水工程,云冈石窟的保护,正从文物本体逐渐走向数字化,迈开云冈石窟走向世界的步伐。

年12月,云冈石窟第3窟西后室原比例三维打印复制项目在青岛落成,这是世界首例大型文物遗址3D打印复制项目,也是中国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领域的重大突破。

年10月14日,在济南举办的第七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一尊用3D打印技术1:5比例复制的“云冈石窟”第20窟佛头吸引民众近前观赏。(图片来源:中新社)

事实上,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工作始于年。据云冈石窟研究院数字室副主任何勇介绍,目前云冈石窟已形成以三维激光扫描与数字近景摄影测量为主,毫米级精度的数字化技术路线。

记者在何勇的办公室电脑里看到,一座3D复原后的云冈石窟第12窟栩栩如生。第12窟又名“音乐窟”,前殿上壁雕塑的数十身伎乐天人形象,它们正在演奏琵琶、筚篥、古琴等各种中西式乐器,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宫廷交响乐团。

5月13日,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12窟又名“音乐窟”,前殿上壁雕塑的数十身伎乐天人形象正在演奏琵琶、筚篥、古琴等各种中西式乐器,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宫廷交响乐团。(图片来源:中新社)

经过近三年时间,云冈石窟研究院与浙江大学联合项目组攻克了数据采集,处理、结构设计、分块打印、上色等多项技术难关。与青岛复制的第3窟不同,第12窟复制窟由块2米见方的“积木块”分6层拼搭组装而成,实现了文物的可移动性。

5月底,云冈石窟的“音乐窟”将在浙江大学迈开“行走世界”的第一步,首次正式面向世界观众。何勇介绍,目前云冈石窟研究院正在研究“音乐窟”世界巡展计划,未来有望在日本、意大利等国家进行展示。

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第11—13窟的维护保养工作。(图片来源:中新社)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第16窟立佛洞。(图片来源:中新社)

(编辑:彦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178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