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国度古罗马

如果单一的从文明史视角下去看古罗马时期的葡萄和葡萄酒的话,是非常有趣的。

因为抛开了政治跟军事还有其他的因素,谈论饮品总是让人愉悦的。

在古罗马时期,人们虽然没有现在人的夜生活那么丰富,但是只要有人的地方,人们总会想尽办法用一些东西来划分阶级,或者衡量财富的多少。

就如同现在的人们总是爱拿LV包或者是名牌的球鞋来彰显自己与他人有多么大的不同。

当然了,前提是这些人都要符合统一的条件——人们都喜欢LV或者是名牌球鞋。

同样,古罗马人都喜欢葡萄酒,而用文明史视角来看古罗马的葡萄和葡萄酒研究,或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葡萄酒国度

葡萄藤并非古希腊本土植物,而是由境外传入古希腊的,这一点在后来的古希腊神话中有所体现(古希腊是地区,古罗马是国家,这点要分清)。

根据神话记载,诸神饮用的是甘美的玉液。

后来,神将葡萄酒引入尘世,供凡人饮用。

此后,人们把葡萄藤与橄榄树、小麦、大麦种在一起,而且让葡萄藤攀附在橄榄树或无花果树上。

葡萄酒实际上就是发酵的葡萄汁。

葡萄皮上有天然酵母菌,它们把葡萄汁中的糖分转化成酒精。

如果把葡萄或葡萄汁保存在陶罐里,时间一长,自然会酿出葡萄酒来。

葡萄酒的知识从这里向四方蔓延,多年以后,古罗马人们开始钟情于葡萄酒。

对古罗马人而言,葡萄酒既代表着他们的起源,又代表着他们(文明发展)的现状。

种植葡萄是脚踏实地的诚实劳动,而其最终产物——葡萄酒则是文明的象征。

古罗马军队由勤劳的农民组成,其象征物是古罗马军团百人队的军衔徽章:一个由葡萄藤制成的权杖。

公元前2世纪初,古希腊葡萄酒依然主宰着地中海地区的葡萄酒贸易,而且是唯一一种大规模出口意大利半岛的葡萄酒。

但古罗马葡萄酒也不甘示弱,迅速跟进。

南部号称“葡萄酒国度”的地区从前是古希腊的殖民地。

如今,这里已是古罗马人的地盘。

随着葡萄酒的生产由南向北传播,古罗马的葡萄酒产量也逐步增加。

大约在公元前年,随着古希腊城市科林斯的陷落及北非迦太基的灭亡,古罗马成为地中海的霸主,意大利半岛也随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葡萄酒产地。

葡萄期初并不招人待见

如果说古罗马时期葡萄是最主要的作物之一,其实这只能代表某些庄园的情况,其他庄园并不如此。

许多庄园主都不愿意在自己的庄园里种植葡萄,而且还常怀疑或反对别人经营的事例中看得很清楚。

据瓦罗记载,在意大利有许多人都不愿意种植葡萄,而最主要的理由便是种植葡萄的成本费用太贵。

他们声称“这一费用实际上吞没了它的利润”。

即使到了科鲁美拉时期,还有许多庄园主对栽培葡萄持怀疑态度,他们避免甚至害怕在自己土地上安排任何葡萄栽种,而宁愿要谷地、牧场、草地或树林等。

正因为如此,意大利的葡萄酒一直不受人重视,它们只有到奥古斯都(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时期才开始在海外享有盛名。

之后意大利谷物生产减少,葡萄栽培有所改进。

罗马城越来越依靠外省的粮食供应。

进口原材料

葡萄酒是如此流行,光靠农业生产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于是,胸怀大志的农民把目光投向了一种更有利可图的买卖:利用奴隶发展别墅建造产业。葡萄酒生产规模的扩大是以牺牲谷物生产为代价的。

因此,古罗马开始依赖从非洲殖民地进口的谷物。

随着别墅建造产业的不断扩张,一些农民卖掉土地,搬往城市居住。

就这样,他们由农民转变成城市居民。

公元前年,古罗马的人口约为10万人。

到公元元年,古罗马人口已达万之多——古罗马成为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

与此同时,随着葡萄酒的生产在古罗马中心地区不断密集化,葡萄酒的消费量也在不断增加。无论是在古罗马帝国境内还是境外,人们纷纷饮用葡萄酒,并传承着其他各种古罗马风俗。

富有的不列颠人也摒弃了啤酒和蜂蜜酒,向从遥远的爱琴海地区进口的葡萄酒投以青睐的目光。

当时,意大利葡萄酒远销至印度北部及尼罗河南部。

在公元1世纪的百年当中,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西班牙及古罗马南部省区高卢也开始加快生产步伐,提高葡萄酒产量。

但意大利葡萄酒依然是人们心中最好的葡萄酒。

人们通过水路将葡萄酒从地中海的一端运往另一端。

通常,葡萄酒是船上的主要货物,被放在船上的冷藏室里储藏,每艘船每次可载~0罐。

有些船除了葡萄酒还运载其他货物:奴隶、坚果、玻璃器皿,香水及其他奢侈品。

有些酒商的船只运载自己生产的葡萄酒。

在一些古代船只的残骸中,人们发现酒罐与船锚上都刻着酒商的名字。

装载葡萄酒的酒罐通常是一次性的。

葡萄酒被人们消费掉以后,酒罐就被碾碎、销毁。

在马赛、雅典、亚历山大、古罗马等地中海港口的废墟中,人们发现了数以万计的酒罐柄,柄上的印记表明了罐子的产地、内容物品等信息。

对这些罐柄进行深入的比较分析,我们就能绘制出当年葡萄酒贸易的航海路线,了解古罗马政治对葡萄酒贸易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古罗马一间巨大的仓库里有一个高达英尺的废物堆。

人们在其中发现了许多酒罐柄,大部分源自公元2世纪的西班牙。

当时,意大利葡萄酒产量神秘锐减,原因不详(有可能是因为瘟疫),而西班牙则乘机大力拓展葡萄酒贸易。

公元3世纪初,随着塞维鲁的上台(公元年),北非葡萄酒开始雄霸天下。

由于古罗马人和西班牙人支持塞维鲁的对手克劳蒂斯,塞维鲁便在自己的家乡雷普西斯马格那(现在的黎波里)大力提倡并投资生产葡萄酒。

此后,他一直都对家乡的葡萄酒情有独钟。

物流

总之,最好的葡萄酒大部分都运往古罗马。

货船在古罗马西南几英里处的奥斯蒂亚港靠岸。

一群码头工人熟练地将笨重的大酒罐从船上搬起来,穿过狭窄的跳板,把酒送到岸上。

跳板的旁边站着潜水员,他们负责捞起不慎掉进水中的酒罐。

卸货完毕后,人们将葡萄酒从大酒罐中倒出来,分装在小容器里,然后沿着台伯河运往古罗马城。

到达古罗马以后,搬运工人先把葡萄酒搬进阴暗的批发仓库地窖,然后将酒从小容器转入大坛子里,放在地下冷藏。

零售商贩们都到这个码头仓库进货。他们用手推车推着葡萄酒,沿着古罗马城狭长的街巷,一路叫卖。

酿酒技术

在吸收和传播古希腊文化的同时,古罗马人也引入了古希腊的酿酒技术,并享用着最好的古希腊葡萄酒。

起初,葡萄藤是由古希腊岛移植到意大利的。

意大利酿酒者开始模仿畅销古希腊葡萄酒的制作工艺。

风味葡萄酒就是这种模仿的结果。

可其只代表一种葡萄酒的风味,而不代表其产地,原因就在于此。

葡萄酒制造商们纷纷由古希腊前往意大利,因为那里已经成为新的葡萄酒贸易中心。

到公元70年,古罗马境内已有80种名牌葡萄酒,其中2/3产自意大利。

奢侈品

通常情况下,选择何种葡萄酒算不得什么重要的事。

和先辈古希腊人一样,古罗马人也将葡萄酒视作广泛饮用的日常饮品。

无论是恺撒还是社会底层的奴隶,人人都可以喝到葡萄酒。

但古罗马人将古希腊风格的鉴赏力推向了新的高度。

葡萄酒成了社会阶级的象征,标志着饮酒者的社会地位和财富。

如果想知道古罗马社会的贫富差距有多悬殊,看看最富者与最穷者的酒杯里盛的是何种葡萄酒便可知晓。

对于古罗马的富人们来说,学会辨别各种极品葡萄酒是他们重要的必修课,因为这能体现出他们足够富有,喝得起最好的葡萄酒,而且对葡萄酒有所研究,能够准确地分辨葡萄酒的不同种类。

古罗马最富有的人喝着最好的葡萄酒;财力次之的人饮用的葡萄酒等而下之;以此类推。

就这样,葡萄酒精确地描绘了古罗马社会的等级划分。

古罗马的宴会上,侍从会根据每位宾客不同的社会地位奉上不同的葡萄酒。

古罗马的“盛筵”与古希腊的“交际酒会”有许多不同之处。

理论上讲,古希腊的交际酒会是人人平等的论坛——与会者一边谈论哲学和人生的乐趣,一边从公共的容器中取酒饮用;而古罗马盛筵非但没有让人们在微醺之间忘却社会的等级分化,反而凸显了这种分化。

参考资料:

帝国的藤蔓;文明的进程系列(共四册);.01;中信出版集团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648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