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Alexander)是今天国人经常能够听到的一个西方名字,它不仅是一个常见的英文人名,也是埃及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的名字,甚至有一种有害藻类叫做“亚历山大藻”,有一种病被命名为“亚历山大病”。
但被称作“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theGreat,前年-前年)的,却只有多年前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一人,也就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扑克牌上的老K所表示的人物。而且今天,凡以“亚历山大”命名的事物,也大多与这个人有关。
那么,这位国王究竟具有什么魅力,吸引人们两千多年来依然对他念念不忘呢?
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大帝简介
公元前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PhilipIIofMacedon)在女儿的婚礼上遇刺身亡,20岁的儿子亚历山大(AlexanderIII,KingofMacedon)继位,从此开始了他短暂却极为耀眼的王者生涯。
腓力二世被刺杀亚历山大原本并不十分受父亲待见,父亲甚至还考虑过换掉他这个继承人。只是他的军事天才屡屡令父亲刮目相看,再加上他自己和母亲的一系列积极运作,亚历山大最终成了唯一健全且合法的王位继承人。
当时,存在了多年的波斯帝国已经日薄西山,摇摇欲坠,因此时不时对希腊城邦进行军事骚扰,以转嫁内部危机。倒是在希腊各城邦中向来处于边缘地位的小国马其顿,在腓力二世的经营下日渐强大起来。
波斯帝国版图亚历山大登基后,就是凭借着父亲留下的家底,尤其是那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先肃清了希腊各城邦之间此起彼伏的反对势力,在稳固自己王位的同时保持了马其顿在希腊诸邦中的霸主地位。
接着,亚历山大以父亲被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DariusIIICodomannus)策划谋杀为由,以“复仇”的名义,率领3.5万精锐踏上了讨伐波斯的征程。在东征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军队如同获得神力一般,先于公元前年,在格拉尼卡斯河战役(TheBattleofGranicus)中旗开得胜;再于第二年秋天的伊苏斯之战(TheBattleofIssus)中,将波斯国王大流士三世亲自指挥的号称60万军队打得四处溃散,大流士三世本人也是连滚带爬昼夜兼程才逃回了巴比伦。
伊苏斯之战中的亚历山大公元前年,亚历山大部队经过两个月的围城,埃及不战而降,24岁亚历山大被奉为法老、太阳神阿蒙之子;公元前年,波斯帝国名城苏萨(Susa)和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沦陷。大流士三世被自己的部下杀害,存在两个多世纪的波斯帝国就此覆灭。亚历山大经过两三年奋战,先后消灭了大流士三世的继承人柏萨斯和残余的斯皮塔米尼斯的势力,彻底占领了昔日的波斯帝国全境。
年轻的国王没有驻足,而是继续挥师东进,向印度出发,在击败了当时的印度国王波拉斯(Porus)、并获得印度的认可之后,终于决定班师回朝。“壮士十年归”,此时(公元前年)距离亚历山大首次率军东征,正好整整十年;而他的生命,也将在一年之后被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画上终点。这个领土面积达到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帝国,也随着他的逝去而迅速瓦解、分崩离析了。
亚历山大最重要的“遗产”:以“希腊”之名的文化传统
时至今日,人们对亚历山大的认可,更多地不是基于由他主导的征服行动所建立的那个昙花一现的庞大帝国,以及他名下的有形的遗产,而是基于拜他所赐的一系列看似无形、却真实存在的文化影响及成果。
首先,亚历山大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帝国君主。赵林教授在他的《西方文化概论》中说:“据历史学家们记载,亚历山大不仅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而且也擅长体育竞技,精通文学、医学和科学,这些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和才能,或许要归功于他的老师的教诲。”
亚里士多德塑像曾经创建了人类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之一的亚历山大,恰好是最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一旦发现新的动物或植物,就会第一时间命人把标本送回希腊,给老师做研究之用——这一典故迄今仍是学界美谈。
如果说,在亚历山大的“师祖”柏拉图的学园门口的“不懂数学与几何者不得入内”,表示当时的希腊人已经对数理学科足够重视,那么在亚历山大的支持下,亚里士多德和他的吕克昂学园留下的大量基于细致观察而得出的理论著作(其中一部分现在依然“健在”),则使得数学化、理性化的思维方式成功进入了西方人的思维传统之中,影响至今。
拉斐尔名画《雅典的学园》中的亚里士多德(手向下)和老师柏拉图(手指天)其次,在父亲腓力二世的基础上,亚历山大把一个曾经邦与邦之间分离日久、内讧不断的松散希腊,再次全部置于自己的统治之下。希腊人虽然对亚历山大的马其顿身份耿耿于怀,也十分痛恨他曾经对底比斯的毁灭性打击,但却并不介意亚历山大在东征过程中,把希腊的文化和精神发挥到极致,使其加速在欧亚大陆上处处开花。
这何尝不是西方人富有空间上的开拓传统的早期表现之一?他们乐得在希腊本土之外的广袤大地上以征服者“希腊人”自居,在文化上俯视和藐视其他一切非希腊的文化,而亚历山大在埃及、西亚等地建立的多个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式城市,无疑给他们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良机。
亚历山大港日本学者森谷宫俊说,亚历山大的“远征加快了此前一直缓慢推进的希腊人向亚洲进军的速度,一下子扩大了希腊式生活和文化所及的范围,可以说实现了由量到质的转变。”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亚历山大开创了一个叫做“希腊化”的时代,这个时代以他的死亡为肇始,前后绵延余年。期间,从亚历山大帝国中裂变出来的东方各国普遍受到希腊文化或深或浅的影响,并与本国原有文化相结合。希腊文化在东方国家实现了卓有成效的传播和渗透。
进一步说,文化向上便是文明。有理由认为,在亚历山大帝国时期,希腊文明、两河文明、埃及文明,乃至印度河文明都是第一次被联系起来,大而化之就是说,由于亚历山大的运作,古老的东、西方文明首次大规模接触、融合,并相互影响了。
印有亚历山大头像的金币许倬云先生也说:
“古典希腊时代的文化经过亚历山大帝国的阶段,成为泛希腊文化,使希腊的文化贡献遍布各处。今天,泛希腊文化所涵盖的地区,兼有亚洲大陆的一部分和地中海的一大部分……古典希腊文明到了泛希腊文化时代,便真正成为地中海地区人类文明的综合体,吸收了两河流域、埃及的成分,经过亚历山大帝国的传承,转交给后来更为强大的罗马帝国。西方历史上的希腊时代、罗马时代,成为欧洲文明的真正开始。”
希腊文化不仅直接影响了中亚,还经过中亚影响到了印度和中国,闻名遐迩的犍陀罗艺术便是当时多种文化结合的典型代表。
图犍陀罗造像遗址管他生前身后名
亚历山大在生前就获得了好的、坏的各种名号:在古希腊强烈的“英雄崇拜”语境中,亚历山大颇有成就的征服行动使他被誉为“伟大的征服者”;他在希腊名城底比斯(Thebes)、提尔(Tyre)和加沙(Gaza)的暴行,使他得到“侵略者”和“暴君”的称号;
在征服埃及和印度的过程中,不论是惺惺作态还是好奇模仿,亚历山大按照当地礼仪敬拜当地信仰的神祇,以当地的习惯礼遇被征服者,又使他被奉为“仁慈的统治者”;他带头娶普拉达赖利斯的女儿为妻,并要求士兵与被俘虏的波斯女性成婚,被视为是东西方民族大融合的“缔造者”
……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毁灭底比斯从他死去的那一刻开始,不同时代、不同立场的人们不断站在各自的角度上对他的形象进行有目的、有取舍的塑造和评判,得出迥然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就像古希腊的阿里安在他那本著名的《亚历山大远征记》中所说:
“关于亚历山大的事迹,别的人也有许多撰述。事实上,还没有一个人物像他那样有那么多历史家进行记述,所记内容又这么不一致。”
但同时,也正如晏绍祥教授在一篇序文中所说的:
“不管人们是赞扬他还是抨击他,都不能否认他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是世界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帝王之一。”
众所周知,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化,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三大主要来源。亚历山大之所以被称为“伟大”,就是在一个原本混乱不堪、各自为政的时代,把已经走在下坡路上的希腊文明保存下来,并确立了它在整个西方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同时也为即将诞生的下一个传统——罗马文明奠定了基础。
亚历山大大帝的一生,犹如一道突然降临的巨大闪电,彻底划亮整个天空之后,紧接着就黯然消逝了。他在人间虽然只走过短短30余年,神的宠爱却足以使他在多年后的今天,也依然配享“伟大”二字。
参考文献:
(日)森谷宫俊《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亚历山大的征服与神话》;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