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那些热衷于探索历史奥秘的人,他们可能都听说过玛雅历法中记载的有关我们人类上一代文明——亚特兰蒂斯文明的神话。这个文明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实际上,通过互联网的广泛连接,我们可以找到许多与此相关的信息。
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文明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在那个时代,地中海以西的遥远大西洋上,存在一个拥有高度发达文明的陆地。这片大陆上的人们无需为生计而担忧,因为一切都是如此的自动化。他们的宫殿甚至由黄金和白银建成围墙,象征着无上的财富和奢华。
在这个文明中,人们无需通过辛勤的劳动来维持生计。所有的事物都是自动化的,甚至人们的知识也是通过特殊的装置直接吸取而来,他们无需在学校中按部就班地学习。在这个神奇的文明中,15、6岁的小孩便拥有超越我们认知的高等学者的智慧。
然而,正如许多古老的神话所描述的那样,亚特兰蒂斯文明最终也走向了衰败。尽管我们无法确定这个文明是否真实存在,但它的故事仍然让我们对那个时代的智慧和奢华充满了好奇和想象。
亚特兰蒂斯人以他们的智慧而闻名,他们能够将大脑的利用率高达90%,展现出极高的智力。由于他们充分运用脑力,亚特兰蒂斯人能实现我们难以想象的目标,例如将光线转化为能源,甚至与动物进行交流。有人可能会想,这样的脑容量和智慧生命应该长得像外星人一样,大脑袋小身板。然而,事实恰恰相反,亚特兰蒂斯人的身材高挑,相貌英俊,每个人都如模特一般。在当时的地球上,没有哪个国家能与他们相抗衡,他们的势力范围不仅限于大西洋诸岛,还远达欧洲、非洲和美洲。然而,这个高度发达的文明最后却被史前的大洪水毁灭了。
现在让我们转向历史上可以考证的资料。最早对亚特兰蒂斯的描述出现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对话录》中。柏拉图是通过他的祖先梭伦了解到这个传奇的。梭伦出生于多年前的古雅典,与柏拉图相隔六代。晚年的他来到了埃及的尼斯神庙,这座神庙的壁画上用象形文字记录了很多事件。当地的大祭司为梭伦讲述了记录在墙壁上的亚特兰蒂斯的历史。这些就是我们关于亚特兰蒂斯的已知事实。
尽管这座神庙已经不复存在,但梭伦详细记录了有关亚特兰蒂斯的历史,并将这些事迹传承给了柏拉图。根据梭伦的记载,亚特兰蒂斯的毁灭大约发生在年前,而梭伦距离现在有年,因此亚特兰蒂斯毁灭时距离现在已经有年。这个时间段恰好处于地球新仙女木期结束的时候。在此之前,地球上的气候异常寒冷,山脉上储存了大量的固态水,即冰雪。当寒冷期过去后,气候逐渐变暖,使得冰川积雪逐渐融化成为液态水。液态水具有流动性,最终汇成江河,奔涌到平原和洼地,导致地球进入了洪水多发的时期。
这也正好与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毁灭于大洪水的情节不谋而合。如果这个传说确实是真的,那么亚特兰蒂斯究竟在何处呢?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它的踪迹,并试图证实柏拉图的说法。
大部分人认为,亚特兰蒂斯帝国可能已经沉入了海底。也有人提出它可能是现在的南极,因为在很久以前,南极并没有覆盖着冰雪,因此这种说法并没有那么荒诞。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亚特兰蒂斯帝国的学者发现,亚特兰蒂斯很可能位于撒哈拉大沙漠的理查特结构处,这个地方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撒哈拉之眼”。
撒哈拉之眼是在年被发现的。当时美国执行了一个名为双子星计划的太空探索行动。当飞船经过非洲上空时,航天员在撒哈拉大沙漠的西南部发现了一个圆形物体,就像一只睁得圆溜溜的眼睛。这个地理结构与柏拉图描述的亚特兰蒂斯惊人地相似。
柏拉图在描述中提到亚特兰蒂斯有着三层的环状运河,每个环的外侧都有土地包裹着,这三圈组成了城市的市中心。只有拥有权力和地位的人才能住在三圈之内,而普通人只能住在三圈之外。柏拉图还提到亚特兰蒂斯城的北面是青山,南面是海洋。
从地图上看,撒哈拉之眼的北面明显高于其他位置,有环山围绕着,就像亚特兰蒂斯城一样。而它的南面地貌看起来像是被洪水冲刷过,表面平坦但层层叠叠。这些特征与柏拉图的描述非常相似,使得撒哈拉之眼成为了寻找亚特兰蒂斯的关键线索之一。
接下来,我们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