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柏拉图大量的对话作品中,有一篇题为《阿基比亚德》。预见到少年远大前程的苏格拉底,教导当时还是孩子的阿基比亚德成为领袖必须具备哪些德行。作品中的阿基比亚德未满15岁,苏格拉底应该也不到35岁。面对意气风发、优越感十足的傲气少年,苏格拉底的教导简言之就是自我克制的重要性。他依然用他那独特的诱导方式,提出两个相反的命题让对方做二选一的回答。经过一连串的提问和回答,逼对方认输。
阿基比亚德有没有接受挑战呢?在这篇作品中,阿基比亚德始终表现得可爱、天真、率性,在旁观者看来,他早就被苏格拉底的魔力征服了。《飨宴》谈话的那一年,阿基比亚德已经34岁,苏格拉底54岁。《阿基比亚德》与《飨宴》之间相隔20年的岁月。在这20年里,苏格拉底始终我行我素地到处拉着人谈话,教他们人生的道理。而阿基比亚德全身心地投入他那波澜起伏的人生旅途。
老师,是专注于思考的哲学家。学生,是靠行动获得成果的政治家、将军。青年政治家阿基比亚德,公元前年,30岁的阿基比亚德刚达到担任要职的法定年龄便当选为将军,即政治上的执政官和军事上的司令官。这位年轻人在当年就展示出非凡的一面,证明他不只是10位将军之一这么简单。对几乎年年当选将军的尼基阿斯而言,这位年轻人可不是克里昂之辈,他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两年前战死的克里昂,用讽刺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话说就是,一只嗡嗡乱飞、冷不防射出蜂针的煽动民心的马蜂。但阿基比亚德绝不做那种事情。面对对手,他不会批评、非难,而是堂堂正正地应对挑战。阿基比亚德不同于皮革制造商克里昂的另一点是,他来自雅典无一不知、堪称名门中之名门的阿尔克迈尼翁家族。不论古今中外,大众对贵族从来都心怀仰慕。
说到容貌,阿基比亚德和尼基阿斯让人感到没有可比性。无论何时何地,阿基比亚德始终是最耀眼的那一个。尼基阿斯虽然长得并不丑,但属于淹没于人群中的大众脸。如果古代的民主国家雅典赋予妇女参政权的话,阿基比亚德势必连年当选将军。好在希腊的男人们对美也非常敏感。在年龄上,尼基阿斯50岁,阿基比亚德30岁,两人相差20岁。这个年龄差对尼基阿斯来说很不利,但真正的不利在其他方面。
尼基阿斯少年老成,所以日后他能作为良知派、稳健派的领袖长期屹立在雅典政坛。相反,阿基比亚德从青年到壮年,无论从好的意义还是坏的意义上说,他都是永远的少年。他们两人之间最大的隔阂,用现代语言讲,就是采取紧缩路线还是成长路线的问题。尼基阿斯向民众展示了“杯里只有半杯水”的现状,通过努力促成了《尼基阿斯和约》的签订。而阿基比亚德以“执政在野党”的姿态,主张杯中还有一半的水,只要再加些进去又可以回到满杯的状态。
雅典民众有权决定把雅典的未来托付给他们中的哪一位,这些人对持续了10年的战争感到绝望,对未来充满惶恐。构成提洛同盟一角的卡尔昔底亚地区的诸城邦必须回归雅典,这是《尼基阿斯和约》明确规定的事情。哪些地方的人民受到伯拉西达的鼓动,认为无需支付同盟会费的生活会很好,于是脱离了雅典的控制。想说服他们再次回归,雅典不具备充分的理由。
就连卡尔息底亚的重镇安菲波利斯也对《尼基阿斯和约》表示不满。唯一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动用武力。这样一来,战争还得继续。面对厌战的民众,尼基阿斯没有能力说服他们保持忍耐、坚持到最后的胜利。阿基比亚德不同意对卡尔息底亚地区采取军事行动,并不是因为他理解当地人民的经济诉求。在伯里克利这位代理父亲身边长大的阿基比亚德非常清楚提洛同盟与城邦国家雅典的命运息息相关。
因此,这位刚满30岁的将军主张,雅典不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