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发言
马其顿的呼声——林红油画艺术展开幕式
EastMeetsWest(AMedleyoftheBest)Yanni-EastMeetsWest(AMedleyoftheBest)
著名新世纪音乐家雅尼代表作《EastMeetsWest》
郝青松:(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艺术批评家)
特别祝贺林红的展览开幕,也特别感谢主办方的邀请,在开幕式的时候来到这里。其实,我们在艺术之路上,大家都在寻求怎么样才能走好自己的艺术之路。林红,这么认真的一位艺术家,在这次展览中给我们展现这样一个阶段性的成果,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发。
我们在寻求艺术之路的时候,有一个问题应该是一直存在的,艺术的根源在哪里?表面上我们是在追寻目的,其实是在追寻根源。所以说我们在画画的时候,到最后你会发现,我们不止是在画画,我们是在寻求什么呢?正如,高更的作品《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到哪里去?》所追问的那样。其实最后不再只是一个艺术的问题,而变成了一个生命问题。我们通常会把艺术放在文化范畴里去思考,但是在这里,它不止是一个文化问题。
对于中国的油画家来说,在中国文化里要寻求自己的路怎么办?可能就会把油画的材料、形式、风格等等艺术本体的内容变成了使用的一个材料,一个方式而已。以为通过文化,才能找到自己的道路。但事实上当我们思考生命问题的时候,就可以跨越文化的局限。生命是更加内在的一条道路,当我们在艺术道路上,从文化思考进入到生命道路的时候,是一个艺术的重生。其实可以说,你生命的感知到什么程度,艺术表达就到什么程度。所以艺术往往只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表达方式而已,我们其实是在使用一种方式来表达出对生命的理解到了什么程度。
当然,艺术不只是默想。这是一个方式,但我们还需要和历史沟通,和历史中的生命体去沟通,所以林红会到希腊去,到土耳其去,到那些历史的脚踪里面去,到那里去和那些在历史中、在那个地方留下生命痕迹的思想者去对话。甚至在那里看到一束花、一块石头都能够和历史中那些踪迹有一个对话,都会启发我们,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不再贫乏。我们可以知道,这个世界上最好、最高的那些文字、思想、创造是什么。所以说,重要的是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是什么?林红明白这一点。我们有时候在艺术追寻的道路上太激进,太去追寻所谓先锋前卫的东西。当现代艺术到来的时候有一句话说,重要的不再是画什么,而是怎么画。我们今天在当代艺术语境里又怎么看绘画?“画什么”没有失效,“怎么画”也没有失效。我们如果只是按照世界本来客观的样子画出来,可能是有问题的。因为这个世界本身已经不再是它原初的样子了。我们知道原初是美好的,但现状并不是美好的,所以理想的那个是什么?我们需要知道。
然后,我们用这样一个原初的眼光去更新我们眼睛看过的东西。在历史中,其实已经有一些人在用更新过的眼光看这个世界了,林红就走到那条路上去,考察在历史中那些伟大的思想者,他们是怎样看这个世界的?然后我们从他们的眼光中思考我们的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然后把它画出来。其实这也是一种他者的眼光,但重要的是这个他者是谁?在当代艺术的后现代语境里面特别强调他者的眼光,他者,几乎可以看作是当代艺术的一个方法论。比如说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等,都是在谈他者。但是,这里有一个危险,就是相对主义。而林红要寻求的他者是绝对他者,明白了这一点,就会明白林红要表达什么。祝贺林红的展览开幕,谢谢!
孙文刚:(著名油画家)
首先祝贺林红的展览开幕!她的展览从开始策划到现在能够展览出来,很不容易的。油画院教学部一直支持我们的学生搞展览,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是一个很好的总结。林红的这些作品我大多见过,但和在画室里面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自从我一进展厅就感觉这个展览布局、策划都特别好,也感谢主办方的精心布置。
展览作品中有一些是描绘她前往南欧和以色列考察的沿途风景和人文景观,但又不是表面的观光游记,因为我们知道,她所展示的是文明之路、文化传播之路,我特别羡慕林红走的这条路,期待也能走一次这条路,沿途风景也特别好看,充满了浓厚的别样风情。其实作为一个中国人来说,画这样的异域题材有难度的,以为你很难融入到那个文化情境里面去,这一点但林红做得很好,她避开文化而是从信念介入。当然在油画创作上,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创作不光是把照片照搬到画面上,有点像是酿酒,是间接的复杂的转化,其中还有如何运用各种绘画因素表现主题的研究过程,这一点林红以后还需要多思考,还有一段不太长的路要走,这一点是另外一个话题。
林红画画定力很强,在用绘画表达信念。平时总有学生问我,老师,我应该画些什么?我想你看了林红的展览你就有答案了。其实你根本不用考虑,你心里想的什么你就画什么,就画心里想画的就行了,这也是林红发自内心的感受,她都是有感而发的。林红画画特别专注,五月碛口这次写生,风特别大,条件特别艰苦,她从开始坚持画到最后,非常有定力。专注是一个画家的必备条件,林红这一点也做到了。
林红的画色彩非常饱和率真,用色大胆,在画面色彩的处理方面她进展很大,不过作为同道,我想给林红一点建议,色彩浓郁并不代表情感的饱和,在画面色彩的运用上,也不能仅停留在感性上,还要更多研究色彩理论,希望林红在这方面再精进一些。林红的作品还是反映了很多健康向上的东西,反映了人类大的一个价值观,那就是“爱”,从这些作品当中能感受到,她画一个水果、一个风景都特别有爱,我想这也是一个画家必须具备的一个要素。好,我也不多说了,祝林红展览成功!
谢谢大家!
林建寿:(著名油画家)
林红这次的展览确实很不容易,这是她在美门艺术馆做的第二次个展。第一次我也在,那一次我也参与了作品的挑选。可能我这个人比较古板,对我的老乡比较严肃,也比较苛刻,我对她基本上很少有笑脸。因为都是从福建出来的,我也希望她能做得更好一些。油画院的教学传统都是有问题直接说的,所以我也习惯了有问题直接跟她说。我对林红更多的是亏欠,因为我很少鼓励她。
我觉得林红血液里有一股让我很敬佩的东西,那就是她的疯狂和执着。从她展览的作品中我们能感受到爱与善良。爱与善良是人类在生存中两个重要的情感支撑。刚才郝青松老师也提到了“他者”。我二十几年前开始研究人类学,“他者”实际上也是人类学很重要的一个学术点。我们在看一幅画或者一个人的时候,都有一个立场的问题。就是说,我们站在什么样的立场说话,这个结果与我们的立场直接相关。从她展览中的作品来看,在绘画本身的问题上还有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林红的执着在于她在短短几年内,能画出这么多的作品。我们先不谈她作品的好坏,量这么大,肯定需要她花大量的时间。
林红创作的题材是引导人向善的,很有感染力。作为一个女性艺术家,她的家庭也需要她有很多的担当,她先生也比较支持她,所以她才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创作,但是我相信她也是有很多的牺牲。
林红的展览离不开各位老师的支持,尤其是在美门艺术馆蔡际鸿馆长和策展人的大力支持下,能在艺术馆做展览,我觉得是很不容易的。希望林红能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通过每一幅画解决一些绘画和情感表达的问题。
祝贺林红,谢谢!
蔡际鸿:(美门艺术馆馆长)
首先对今天下午来的各位老师、各位同道在这么炎热的下午来参加林红的个展表示感谢!年,林红就在这里做过一个展览,那个时候的画相对来讲比较小,这次的作品很多都是巨幅的。说明了林红的勤奋,她的这种热情非常让人感动。
林红特别善良,特别纯净。从她的画中也能感觉出来,不管她画什么,在她笔下都非常生动,非常感人,而且颜色也是非常积极向上的,给人带来一种快乐、放松的心情,我觉得这是很难得的。她很勤奋,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也是很不容易的。希望林红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有更大的进步,谢谢大家!
阿良:(著名油画家)
我跟林红是第一次认识,我没教过她,但我第一感觉是这样的,她的画很有自信,她的自信可能来自于她自己内心的一个精神世界。在她的画里面,我也读到了她的精神世界。反观我们搞艺术的,就是我们画什么?刚才郝老师也说了,我们要画什么?怎么画?围绕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一直探讨的。在林红身上,我就看到了她画出来的这些作品,你说她的技巧可能在我们这个油画院学生当中,很多都比她好,很多都比她高超,但很多作品里没有她的这种精神世界,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这也是值得我学习的一个很好的层面,也是值得我们每一个画家应该思考的问题。她的画也是她这几年去马其顿、希腊、土耳其画的,这些作品反映了什么?值得我们思考。这也是她自信的一个方面,自信的源泉。刚才郝老师提到了文化,我觉得文化就是一个精神,没有精神世界,这个画还有什么意义?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就说这么多,谢谢大家!
鲁伦伟:(艺术家)
前面的老师讲得太好了,我就不画蛇添足了。我跟林红接触时间不长,我总说她做事风风火火的,做什么都很快,快也是一把“双刃剑”,我提出一点批评,你可以画得再慢一点,就能发挥得更好一点。当然你的题材、内容、情感都已经表达得很好了。说一句外行的话,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厨师,你做的菜让食客吃了说好,那没有问题,如果让同行吃了也说好,那才是真的好!我就说这么多!
林红:(艺术家)
非常感谢所有到场的嘉宾,所有的老师,同学、亲朋好友。今天我的画展顺利开幕我很开心,很感恩。在美门艺术馆这边与大家见面,我已经很幸运了。
尽管有不少事情发生,也出现不少的困难和问题,但也都一一去面对和解决,现在顺利开幕,我非常欣喜。我画的画也是我所经历的,这场画展主要介绍自从年开始,我们到希腊的行程,追寻使徒保罗希腊宣教脚踪,以及年到土耳其考察的一些行程,把我所经历的这些事情、一路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这些都是跟我的信仰有关,我想把它传达出来跟大家分享。在这个过程当中不断进行创作,确实挺开心的,有时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是也很顺利地完成。
我画画的时候有时确实也会比较容易激动,打个比方,可能有时就像煮菜一样,煮得太多了或太快了,其中必须要很适当的火候的把握,才能到达更好的效果。我想这些都是经验的积累。可以慢慢地再就行调整,我想,经过一次次不断的练习、创作,我也慢慢总结出一些个人的经验。所以从这一点上说,我是相信熟能生巧。艺术道路上必须不断努力追求,才有收获,我知道同道们、老师们、同学们都一样,都非常努力,很多地方都值得我学习和借鉴。我今天这次作品的呈现,也希望大家多多指导,与大家都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分享,这就是我所想要的结果,非常感谢大家!谢谢你们的支持。
我在这里也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家人付出了很多的帮助和支持,使我这几年可以顺利完成学业,以及我想要做的这些年所预备这些画展的事,也感谢油画院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环境,让我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从理念上,都得到了很多的提升,所以非常感恩,感谢大家的支持鼓励,谢谢!
陈文令:(著名雕塑家)
我匆匆忙忙的来,没有任何准备。今天很开心看到林红的这个艺术展,这次算是第二次了。我看着她小20年的成长,她在艺术道路上非常的坚忍不拔,不断开拓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视野,这是很难能可贵的。看到她这次个展,尤其是楼下的风景画很棒,我看到了她身上有种澎湃渤发的生命力,给我们带来一种陌生超验的感觉。我觉得她是一个人在闽南又胸怀天下的艺术家,很有闯劲。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待在哪里都有可能创造奇迹,期待她继续成长,不断创作新的作品,谢谢各位同道和老师。
林红:(艺术家)
陈文令老师对我非常支持,大学的时候就认识陈老师,他总是充满干劲。他告诉我,一个人要肯埋头苦干十年八年的,才有可能出成果。这句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就是勉励我好好努力,去专心地画,他一直给我很大的鼓励。我上次的画展他来了,这次也来了,特别感谢陈老师。他的雕塑非常著名,他的这种充满力量和爱心的行为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谢谢陈老师!
苏柏斗:(著名工笔画画家)
大家好,客串一下,我是画工笔画的。今天也是看到这里有展览,学习参观一下。我也是在油画院学习,跟孙老师、李老师学习过油画,但之前我一直画工笔画,现在主要是做中国传统壁画的研究,如敦煌壁画。说一下我对这个展览的感受吧!
看到这个应该算师妹的展览,也是咱们油画院的,风格一看都是在孙老师这个教学体制下完成的,写生感觉的。我在油画院受益也是很多的,油画院严谨的教学体系,培养了一批的人才,从现实生活提炼艺术灵感,写生非常重要。看到这么多的作品,也是感触良多,能感受到这个艺术的真诚。从画面来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是遵循了油画院的传统,真实,真实的感觉,真实的感动。所以能看得出来,林红师妹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从现实生活当中提炼的这种艺术语言。谢谢!
李腾飞:(同学)
林红比我大几岁,很照顾我,她给我传递了很多正能量,很积极,很阳光,很值得我们学习。她的工作量令我很汗颜,本身我觉得自己算努力的,但跟林红比的话,我觉得还是差很多,林红对艺术的执着需要我不断学习,谢谢!
马晓天:(朋友)
我不是这行的,我跟林红是在希腊的时候一起的,后来她去土耳其的时候,我说我去过了。因为在我的眼里看这个画展,可能跟你们画家不太一样。当然,我们更多是从她的画中读出信念来,特别是刚才郝老师说的,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更多我看到的是艺术家这样的一个表达。因为在几年前,她画耶路撒冷的时候我也在这里。也希望疫情能够过去,我们有更加自由的步伐,也祝愿艺术家能画出更多她心中的画,祝贺林红!
庞丹妮:(同学)
大家好!我是油画院研修班的班长。我是来了之后认识的林红姐,当时是了解到林红姐的信仰非常真挚,从她的画里也是能感受到她对于自己的想法,还有对这个事物看待的方式是非常真挚的,并且确实是很有爱的。我自己个人在画中确实也是需要学习她这一点,她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祝贺林红姐!
张宁:(同学)
各位老师好。林红,祝贺你!我们俩不是一个班的,但交流比较多。刚到油画院,就看到她在画人文讲堂,我们还在忙着别的事情时,她已经开始画画儿了。有一次我要去写生,委托她帮我照看花,看到她在一边吃饭一边看书。我觉得在学习的积极性上,跟她差得太远。她的这种积极向上的勤奋的精神,对我是一种激励。
后来跟孙老师去碛口写生,我们俩住一间,她一天画三张,我两天才画一张。每个人对绘画艺术的掌握能力是不一样的。有一天她约我一起出去画,我们顺着河边走了很远很远,到了河对岸,走了将近一个小时。我们拖着画箱走过去,在春天的风沙里画了一下午,很有收获。她办这个画展,我非常祝福她。因为她在确定一件事情的时候,她的目标和干劲是非常明确和专注,这很值得我们学习。就像老师说的,先不说作品好与不好,她的这种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谢谢大家!
秦烨:(著名油画家)
这个展览我还没来得及看。这些画,其实我还真没见过,我只见过画册,一进门,吓我一跳。画册跟原作还是差了很多,差距很大,没仔细看。上来就赶快往楼上跑,跑的过程当中,看到那些画还是很有震撼力的。画面讲的那种语言,还有就是传达的思想,能感觉到画家的那种心理对艺术,对宗教,对绘画的那种崇敬。那种感受,我觉得特别好!谢谢!
个人采访
郝青松清华大学艺术学博士、艺术批评家
提问:请您简单概括一下林红老师的作品,以及您对她的评价。
郝青松:很荣幸来到林红个展的现场。通过她的作品,我能感受到她对艺术的崇敬。从林红的作品中,我们不仅看到她自己对艺术的思考,也感受到对当下绘画发展方向的启发。
今天的绘画其实是处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文化现象。一般来说当代艺术重要的是观念,甚至重要的是新媒体、装置、行为等这样的艺术形式。绘画的意义又在哪里?当这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从事绘画的艺术家就要重新寻求和历史不一样的道路,很容易会被新的观念、材料和形式所吸引。艺术家却往往会忘记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先锋、前卫并不是艺术的全部,这只是艺术的一半,另一半找到艺术与生命的关联。为什么要谈到生命?因为对艺术的理解往往只是在文化范畴来理解,但文化只是一个表象而已,表象里面是生命。也就是说,你活成什么样子,你的思想和价值观是怎样的,你就会画出什么样的画。
一个艺术家想画出好的画,做出好的艺术,最重要是生命要更新。生命更新的标准是什么呢?我们其实不是说要摸着石头过河过好这一生,而是应该首先要知道我们生命的那个标准是什么,才知道怎样去做艺术?在这个问题上,它是一个自上而下启示的问题,自上而下的启示,其实在历史上很多人都这样做过,作为一个希望寻求生命道路的艺术家来说,就需要回到历史的本原,回望历史上伟大的思想者怎样来思考,怎样看待这个世界?
年以来,林红两次到达希腊去追寻年前那些伟大的思想者,重走这条生命道路,看到这条道路上的自然,山水、花卉、大海,还有在那里生活的人类,似乎还是当时的样子。林红从这些痕迹里面寻找生命的内涵,文明的内涵,而这些的具有绝对性的,来自启示,而不是自我思考就能想出来的。也就是说在这样的道路之中的绘画,给了她要画什么的信心。
所以她的画里面不是简单风景画的审美,也不是简单花卉的审美,也不是在摹仿一个人物的形象,而是从这些自然、人物里面,她看到了生命道路的标杆是什么?自然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标准是什么?我们生活在一个当代世界,纵观历史来看,现在并不是历史最好的时期,这是我们的处境。这样的处境里面,我们要明白世界应该是怎样的?林红在这样的道路追寻中,她看到了自启示而来给我们的标杆。在仰望中对话,从对话中而来的启示信息,世间奥秘,这个世界应该是怎样,为什么又不是这样,她把这些都画出来了。
表面上,她似乎是在写生,其实她的这些画是在回望年前世界的样子,她是在回望那个时候那些伟大的思想者讲述这个世界的奥秘,她把那种奥秘的景观在年后画出来了。也就是说,她在我们这个并不美好的世界里面画出了美好的样子应该是什么样子,让这些都呈现出来。当这些在展馆里面成为一个展览的时候,展览本身就成为人类生活的应然标准,应然的景观的样子。
就好像在黑暗里面有了一束光,那这束光不仅仅是属于年前,还属于我们今天。我们都应该先知道什么是美好的,我们才知道怎样向那个美好的路上去走,去行,去思考。这是一条生命的希望之路,也是艺术道路。艺术家面对怎样的题材,怎样的内容,用怎么样的方式呈现,那是多元的自由,是个人的选择,但在艺术的本质、生命的本质上,我们要寻求根本。这是这个展览的意义。当然,绘画本身还要不断精进,但重要的是先要寻找到这条路在哪里?在这条路上,不要苛求自己达到最完美,首先要寻求的是我们是不是已经站在了这条路上。
显然,林红已经站在这条路上!
秦烨著名油画家
提问:请您对林红老师这次的个展简单做一个评价。
秦烨:好,首先祝贺林红的展览成功。林红的这些画,我一直在画册上 她还是有一个从质朴的那种油画的技法当中完成了一个画家不懈追求的,对艺术,对生命,对自然,对绘画的那种热爱,这个是在画面当中很能够反映出来的。我觉得整个画展的这种冲击力还是非常强的。
井中月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美术批评家
提问:请您简单介绍一下这个展览,以及对林红老师作品的评价。
井中月:这个展览展出林红自年以来,考察马其顿、雅典、哥林多、圣托里尼、梅黛奥拉、拔摩海岛以及土耳其特罗亚、加帕多家等地创作的油画作品45件,为我们呈现出一个异域世界。林红的艺术以“天空之城”为根基,但其不同于中世纪艺术的圣像描绘,也不局限于文艺复兴艺术对两希文明的图像再现,而是以“天空之城”观照“地上之城”, 林红艺术家
提问:简单介绍一下今天您的展览。
林红:我身后的这幅是我最喜欢的风景画之一,圣托里尼。希腊的风景特别优美,有三千海岛,也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据说一个欧洲人至少要三次到希腊去。我们知道,古希腊的历史很闻名,这些都是非常有历史研究价值的。我是年去希腊的,去希腊的契机是有关于我信仰,跟着旅行团去追寻保罗希腊的脚踪。
年,我去希腊的时候,随着使徒保罗的路线,先到了希腊马其顿尼亚波利的这个港口。在得到马其顿的呼声异象之前一天,使徒保罗是在现今土耳其境内的特罗亚,那天晚上他得到一个异象,有一个马其顿人站着跟他说,请你到我们这里来帮助我们。当时就在公元1世纪的时候,他有了这个异象后,想要把福音传到希腊、马其顿,所以他首先就到了尼亚波利这个港口,如今在那里有专门纪念他的一个教堂。我创作的主题《马其顿的呼声》就在这里得到素材。当时在那里我碰到了一个很有神秘感的人,他行色匆匆,背景就是这座纪念教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岸边有紫色的花,开得很灿烂,还有希腊的民众在那里喝茶、聊天什么的,很是惬意。
当时我们还遇到了一位希腊的大爷,他特别高兴,问我们是从北京来的吗?他说他曾经去过北京王府井。看到我们中国人特别地激动,我们当时还跟他握了手,他还给我们看了一张以前在北京王府井买东西留下来的一个收据,很开心,这也让我感到希腊的民众十分亲切。然后我们到了腓立比,哥林多、庇哩亚、贴撒罗尼迦、以及雅典等地方。特别是在腓立比,当时盛开了好多美丽的虞美人,鲜红鲜红的。看到这些历史的遗迹的时候,发现时间一晃过去一千多年,但却仿佛刚刚发生在昨天。这也让我想起经上有一句话说,亲爱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在希腊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像圣托里尼到处都有这种美丽的教堂,白色的墙壁,蓝色的屋顶特别好看,我心里特别感恩。
我们还到了希腊其他的地方去,比如说像梅黛奥拉修道院,那边也让我深有体会,建在空中的一个修道院,非常壮观,也非常艰辛,但是他们为了信仰的缘故,不畏艰难,也给我们很多的启发。然后当时我也创作了其中的一些画面,像梅黛奥拉的修士,还有希腊妇女都是从中得到启发。就如保罗在罗马书所说,这福音先是给犹太人,后是希腊人。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年又到了土耳其加帕多家等地,也是遵循使徒脚踪的足迹,考察了一些遗址,都很有感触,想把这些传达给大家,让大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同得福音的好处。因为时间的关系,整理得还不是太完全,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够再更多地展现。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