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田樱(辽宁)
上海重庆南路弄的53号、54号,是一座典雅的都市小阁楼,老拙青藤爬满了的围墙外,有两块字牌标明韬奋故居和韬奋纪念馆。
走进韬奋纪念馆,你就会看到一颗为民族解放事业永远战斗而跳动的心,会被他那从平凡到伟大的事迹深深打动。
纪念馆由故居和陈列室组成,54号系韬奋一九三〇年—一九三六年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卧室、会客室和写作室,都是按韬奋夫人沈粹缜的指导恢复原貌的。53号是介绍韬奋的思想发展和革命生涯的陈列室,陈列有珍贵的手迹、图片等遗物,主编的报刊和各种版本的著作,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笔题词等。故居和陈列室虽都不大,但却给人以返璞归真之感,每一封书信,每一张照片,都会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在一楼陈列室,透过他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创办书店、改进刊物形式等经历,看到他密切联系群众,当好人民喉舌,而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我打开《韬奋文集》,看到他在《生活》周刊杂志社答复来信的文章,今天读起来仍然充满着深厚而亲切的感情,发人深思。他在文章中写道:“做编辑最快乐的一件事就是看读者的来信,尽自己的心力,替读者解决或商讨种种问题,把读者的事看作自己的事,与读者的悲欢离合,甜酸苦辣,打成一片。”韬奋这种与读者打成一片的精神,在今天看来仍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从展品中我们看到,早在一九二九年接办《生活》周刊时,他就十分注意《读者信箱》,经常选择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刊登读者来信和答复。有时一天接到的读者来信多达上千封。但对任何来信,他都指定专人起草答复,经他过目签字发出。有的复信长达数千字,尽可能为读者解决一些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对有些来信较多的读者,他还建立卡片,保持经常联系。当时一位苏州读者,几乎每周给他一封信,而且写得很长,但都能得到满意的回信。有年枇杷丰收,这位读者趁着来上海访友之便,特地买了两大篓枇杷,送到他家里。他推辞不成,只好分给书店每人一袋,大家高兴地说,这是“食竭诚为读者服务之果!”后来,这位读者到延安投身革命,并说感谢韬奋同志使他懂得了革命。这也许只是韬奋一生事迹中的一个小小片段,但他这种“与读者的悲欢离合,甜酸苦辣,打成一片”的精神,是令人可敬的。从平凡处看伟大,这反映了编辑和读者之间的深厚感情,反映了满腔热情为读者服务的精神。因而《生活》周刊成为当时发行量最多的期刊,馆中的图表表明其发行量达到了十五万五千份。后来他又创建了生活书店,使之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文化阵地。墙上挂着毛泽东当年对韬奋的题词:“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是何等的恰如其分。
沿着狭窄的木梯来到二楼,靠窗台的展柜深深吸引了我,柜里摆放着韬奋生前用过的眼镜、木梳、手帕、搪瓷杯、眼罩、名片和图章,以及他在生命最后阶段写的《患难余生记》的一页手稿等遗物遗著,尤其是那支磨秃了的钢笔和毛笔,引发了我的久久思索。睹物思人,想起韬奋在重病期间仍“心怀祖国,眷念同胞”,用他自己的话说,“以仅有一点微薄的能力,提着那支秃笔和黑暗势力做艰苦的抗斗”。他就提着这支“秃笔”,不畏强暴,编辑《生活》等刊物,同腐朽黑暗的社会势力坚决地做斗争,始终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勇往直前;他就是提着这支“秃笔”,意志弥坚,毫不动摇,即使在“七君子”事件中被捕入狱,也仍然表现出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精神,利用各种形式宣传鼓动抗日救亡,写出了《萍踪寄语》等;他就是提着这支“秃笔”,热情讴歌革命事业,多次会晤周恩来等人,直接聆听指示,从事抗日救亡的文化活动。“个人没有胜利,只有民族解放是真正的胜利。”这成了韬奋人生的真谛。
走进韬奋故居,重温韬奋先生的光辉历程:他就是提着那支“秃笔”,实践了人生中最壮丽的事业,走向了不朽!记起韬奋在鲁迅先生公祭大会上的简短演说:“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我看韬奋也是“战而不屈”的。
作者简介:本名:田俊明,笔名:田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曾任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大连市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现为大连作家协会顾问、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大连市散文学会会长。著有:《榴槤情》《樱花情》《草屋情》《峇厘情》《吴哥情》《基纬情》《雅典情》《海天片羽》《樱》等。
投稿邮箱:haijiao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