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起源以来,世界文明的几大发源地都是并驾齐驱、齐头并进的,一直到今天。而且在古代并不像现在一样,交流起来这么方便。在古代东西方文明是各自在独自发展的,最值得称道的就是“轴心时代”,四大古文明几乎是同时思想大爆发。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正式提出了这个哲学命题,自此声名鹊起。命题如下:
公元前至公元前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至前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墨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后世的人类社会。
一、古中国——百家争鸣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前年—前年)是思想和文化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诸子百家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盛况空前的学术局面,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老子《道德经》体现了朴素辩证法,这与古希腊哲学遥相呼应。孔子开创的儒家,成为后世中国的主流思想。除了道家、儒家,还有法家、兵家、墨家、纵横家等无不在这一时期创立,诸子百家争鸣的历史盛况恐怕空前绝后,而主要几大派别也构建了中国文化思想的基本框架。
二、古希腊——古典时代
古典时代(公元前5—4世纪中叶)是古希腊历史上的重要的历史时代。分两个时段,前期是城邦的繁荣昌盛时代,后期城邦制度则盛极而衰。是希腊文明最为辉煌的时代,启发了西方世界的民主和科学,而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也正是发生于这一时期。现代西方民主政治就起源于此时,雅典民主政治改革使民主制度日趋完善。雅典的民主政治,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民主政治。
希腊古典时代奠定了西方古典哲学的框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几代师徒相承,将理性思维、真理与本质的思想推向了高潮,间接影响了古代各门学科。亚里斯多德那句名言“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便是当时思想家们追求真理至上的写照。但其老师柏拉图那部有名的著作《理想国》,影响深远。除了哲学,天文学、历史学、数学、医学、艺术也在这一时代突飞猛进。这些都为后来欧洲文明发展,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源泉。
三、古印度——佛陀时代
佛陀时代,北印度恒河流域,是当时世界文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十六大国在此争雄。释迦牟尼是古代中印度迦毗罗卫国的释迦族人,释迦族不断受到强邻的侵略威胁,地位十分脆弱。作为没落部族的王子,面对国族暗淡前景,他有意为迦毗罗卫争取思想权威的地位,从而巩固刹帝利的统治。而“四门游观”事件是直接导致释迦牟尼出家的导火索,他出城分别见到老人、病人、死人,当最后看到出家沙门时便决定出家。
释迦牟尼(前—前年)成为佛陀,创建了佛教。佛陀并非横空出世,是有社会思潮背景的。当时的印度,在重解脱的宗教风气下,对哲学和思想的追求相当普遍。出现以不同形式出家的沙门,这是婆罗门的对立面。深居于森林茂密之处进行沉思,是印度的传统。佛教发端于古印度,传播到中国后才得以真正发扬光大,与中国文化融合,相得益彰。
四、古以色列——犹太先知
公元前年,以色列国亡于亚述帝国,10个部落被放逐后在历史上销声匿迹。犹太国臣服外邦,在这一时期,一批先知起自民间,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面前,极力强调对唯一真神的崇拜,抨击注重外在仪式的祭司宗教,提出内在信仰和道德戒律,形成犹太教为先知传统。饱尝亡国之苦的以色列犹太人,始终信仰统一的民族宗教一犹太教。该教成为他们民族联系的纽带和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
现在远远看去,轴心时代各个文明中的精神导师像是一种默契地分工,这种互不相同的早期分工,决定了多个古文明的本性,因此也决定了以后发展的不同特点。例如,古希腊文明更多地考虑人与自然秩序的关系,印度文明更多地考虑人与超验世界的关系,而中华文明则更多地考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侧重,也影响了多个文明今后的路向。因而,雅斯贝尔斯认为,人类至今还附着于轴心时代的精神基础之上。
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至今人类依然靠着那时所产生、所创造以及所思考的东西生活。每值新的飞跃产生之时,人们都会带着记忆重新回归到那轴心时代,并被它重燃激情。”中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以孔子和老子为典型代表。在印度,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以色列出现了一系列先知。希腊则产生了荷马、柏拉图和阿基米德等伟大人物。“轴心时代”奠定了人类最重要的这四个古文明的基础,人类社会此后的发展,都是在这个时代开创的格局中继续进行。
参考:《历史的起源与目标》、《轴心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