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拾掇历史》。拾掇历史,用最简单的方法记忆历史。
今天我们来说说世界古代史的希腊。这一节需要掌握的关键词有:马拉松→发展海军→温泉关→海战以少胜多→伯罗奔尼撒战争→伯里克利改革→奴隶起义→雅典城邦制度衰落→科林斯会议:马其顿崛起→亚历山大东征。
古希腊的衰落要从希波战争开始说起。
波斯先是征服了小亚细亚以及小亚细亚海岸的希腊城邦。之后大流士镇压了小亚米利都人的起义后,从小亚细亚半岛进攻希腊。
不过在向希腊推进的途中,由于受到风暴影响,所以入侵未能成功。之后大流士又卷土重来,雅典集结了十部落司令官,在马拉松以少胜多,将波斯人赶了回去。从此,雅典人开始重视发展海军。
但波斯人屡败屡战,过了十年又率军而来,在温泉关战胜斯巴达三百勇士,火烧雅典卫城。然而在海战的时候遭遇滑铁卢,被雅典人以少胜多,最终不得不退回波斯。
波希战争的结束,为后来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埋下了伏笔。
波希战争结束以后,雅典掌握了海军力量,并设立了提洛同盟,这就令伯罗奔尼撒同盟的盟主——斯巴达非常看不惯,于是双方发生了武装冲突。
对于伯罗奔尼撒战争,你可以理解为类似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互相征伐,参战方并非只有雅典和斯巴达,还有其它盟邦。
彼时的雅典是伯里克利主政,也就是伯里克利改革时期,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因为伯里克利代表的是包括海员在内的第四等级公民的利益,这让十分忌惮雅典海军力量的斯巴达不能容忍。在要求雅典流放伯里克利无果后,于是希腊爆发了伯罗奔尼撒战争。
战争分为三个阶段,最后以雅典失败告终。当然,斯巴达没有像波斯对待雅典那样烧城,而是保留了它的一定力量,帮助斯巴达制衡雅典周围的城邦。
然而物极必反,月满则亏,雅典的奴隶制城邦制度从这时起开始陷入了危机。那些丧失土地和公民权的人,开始联合奴隶起义,对城邦制度形成了严重的打击。
希腊的衰落给了北方的马其顿可乘之机,在腓力二世的领导下,马其顿大败雅典盟军,在科林斯召开会议。正是从科林斯会议以后,马其顿成了希腊的实际领导者。
科林斯会议以后,腓力就准备开始东征。可是还没等他把想法付诸实践,就被刺杀了。接替他上台的,是他的儿子亚历山大三世。
公元前年,亚历山大开始东侵。由于波斯帝国内部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亚历山大只用了两次战役就灭亡了波斯,此后一路向东,直到到了南亚次大陆的西北部,由于受到顽强的抵抗和部下的反对,亚历山大不得不被迫撤兵,定都于巴比伦城。
不过,随着亚历山大的英年早逝,他底下的部将开始互相夺权,于是马其顿帝国迅速瓦解,成了马其顿王国(安提柯王朝)、赛琉古王国和托勒密王朝。
至此,直到公元前年,马其顿和希腊双双归于罗马统治之下,希腊的辉煌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