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
柏拉图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
柏拉图把世界划分暂时的"现象世界″和真实永恒的″理念世界″两种。他认为″现象世界”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不稳定的;而“理念世界”则是万物生成的原型,是真实而永恒的,是光明与善的王国。观念的数目是无限量的。柏拉图的″观念″建造了一个金字塔。构成这个金字塔顶峰的善的观念,也就是神,是真理的化身,是宇宙精神。柏拉图断言,神是主宰一切的。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在和肉体结合之前也是在观念世界里的,可以认识其中的许多东西,以至可以洞察最高理念。但当灵魂和肉体结合投生为人时由于惊恐和骚乱就失去了对最高理念的认识和记忆。又由于灵魂受到现实世界中各种理念阴影的刺激,逐渐地又把已被遗忘了的对理念世界的回忆,认识真理就是接近最高的理念,认识真理的过程也就是回忆理念世界的过程。因此柏拉图认定:学习就是回忆,就是恢复人类固有的知识的过程。
从社会政治观看,柏拉图作为保守的奴隶主贵族的代表,极端仇视雅典的民主制度与这种制度相反,他在他的《理想国》和《法律篇》等著作里,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乌托邦国家”,这个国家的政权掌握在知识贵族——哲学家手里。
柏拉图认为,灵魂是由三部分组成的:理性、意志和感情。这三部分表现为三种德
行:理性表现为智慧,意志表现为勇敢,感情表现为节制。体现这三种德行于社会的便有三种社会集团或等级:(1)哲学家,运用智慧管理国家:(2)军人,以勇敢精神保护国家:(3)劳动者(手工业者和农民)节制欲望供养哲学家和军人。哲学家是神用金子造成的,具有最高的美德——“智慧”,灵魂中理性部分最强;军人是神用银子造成的,具有勇敢的美德,意志在灵魂中占主要成分:手工业者和农民是神用铁造成的,具有节制的美德,情感在其灵魂中所占比重较大。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不属于上述三等中的任何一等。柏拉图认为,“公道”是每个等级都应具备的美德,应当使每个人都享有属于自己的东西,做自己份内的事情,这样社会必然安宁。三个等级之间不得发生“互相干预,彼此替代”现象。这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
(二)教育思想
柏拉图是古希腊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中著作保存得比较完整的一个。其主要著作有《理想国)、《法律篇)、《沙米底斯篇》、《美诺篇》、《会饮篇》、《斐德罗斯篇》、《蒂迈欧篇》等。尤其是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他比较系统地闸明了自己的教育主张
在柏拉图看来,认识最高理念和达到理想国的目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教育来实施。无论是培养统治国家的哲学家和勇于维持国家秋序、保卫国土的军人,还是造成安于生产、愿意供养统治者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都需要依靠教育来发掘他们各自灵魂中的特点或训练他们各自的本领和能力。因此,柏拉图十分重视教育,也经常谈论教育问题。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最终日的,就是要培养哲学家和军人,即培养奴隶主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和保卫者。使他们能够接近于“理念世界”,认识最高主宰——永恒真理。实际上他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训练确认奴隶占有制的永恒性、进而捍卫这种制度、并为此而奋斗的人。
柏拉图非常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就是对儿童的习惯给予影响和培养,通过这种影响“把快乐、友谊、痛苦和增恨都适当地植根于儿童心灵中”,引导他们“恨你所应恨的,爱你所应爱的”,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这就是“获得了理性”,达到了教育目的。因此,在国家对待教育的态度上,柏拉图采取斯巴达的做法,把所有自由民的子女,都看成整个奴隶主国家的儿童;教育则成了国家的责任,由国家管理。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第一个提出了完整的学前教育体系,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学前公共教育思想。他认为教育应从幼年开始,每个人最初所受教育的方向容易决定以后行为的性质。所以他对学前教育非常重视。儿童从出生到3岁,就由经过挑选的女仆照顾。他们的教育,须在奴隶主国家最优秀的男女公民的监督下进行。3岁到6岁的儿童都要送到附设在神庙的儿童游戏场,由女奴去照管和抚养。他们的教育也要在奴隶主国家特地“委派”的女公民的监督下进行。儿童在这里学唱歌、听故事、做游戏。国家要严格审选歌曲和故事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