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关键句

秦中央集权郡县制建立之前,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经历了夏商周漫长的发展过程。秦统一后的首要任务就是确立政治体制,主要内容包括皇帝制、郡县制、官僚制度。历代中央行政体制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经历了复杂的变化,地方行政体制也因中央集权的强弱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处在不断的调整之中。雅典和斯巴达分别是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寡头政治的代表,罗马经历了共和国到帝国的演变。中古西欧的政治制度以法国、英国为代表,分别形成了等级君主制和议会君主制。近代西方政治制度的确立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制度长期斗争的结果,英法美等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既有代表性,又各有特色。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北洋政府试行政党政治遭到失败,国民政府坚持“训政”实质是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建立了不同形式的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完善运行。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上计考核制与刺史巡视监察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秦汉至魏晋时期官员选拔与管理的主要内容。隋唐开始的科举制以考试取人,扩大了用人范围,对历代封建国家政权的稳定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仍是选官的主要途径,考核与监察制度也更趋严密。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公平高效的官员录用制度。19世纪中后期英国首先建立了文官制度。事务官中立常任是西方文官制度对的显著特点。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职务常任和论功晋升。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意义:文官制度的速立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的事务官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区分,既维持了代议制下政党轮流执政的特点,又保证了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还能够吸收大批高素质的人才进入政府管理队伍。有利官员管理的法制化和专业化,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但是,文官制度并没能触碰资本主义基本制度,而且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废除科举制度,设立学堂选官制度和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是清朝选官制度的变革。以考试方式选拔官员是民国时期官员选拔制度的主体,国民政府建立了公务员之制度。党管干部原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干部管理制度的根本,建立和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是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儒家的德治思想有积极意义,但法家的法治思想更符合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22、汉朝以后,儒家思想作为主流意识形态逐步融入法典,礼法结合。中华法系至唐律臻于完备。

23、宋朝以后,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深入社会基层,并以乡约形式直接面向底层百姓宣讲。

24、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立法和司法独立,强调保障个人的权利。

25、督教的宗救伦理在强化迷信的同时,客观上也有利于对社会大众的教化。

26、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

2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28、汉朝北逐匈奴,凿空西域,打通丝绸之路,还曾经派使臣出使大秦。

29、唐朝与周边民族及近邻各国保持良好经济文化交流关系,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开放的时期。

30.元朝结束了长期多个地方政权并存的局面,重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统一多民国家在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31.16-19世纪,西欧国家逐渐从专制王权国家发展为民族国家。

32.17世纪近代国际法形成,外交制度建立起来。

33.20世纪国际法的范围作用都有了进一步发展。

34.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就是努力为中国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反对以强凌弱。

35.建造与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

36.封建时代的社会救济主要由政府实施。宋朝以后、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

37.基层自治和社区自治是西方国基层治理的发展趋势和主要特点。

38.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513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