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史7:思想世界,灵魂理论,柏拉图立体,柏拉图爱情,乌托邦-你能理解柏拉图?
柏拉图(Plato,约公元前-),古希腊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称为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他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和巴门尼德本体论,建立了以思想理论为核心的哲学体系。创造或发展的其他概念包括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等等。柏拉图的主要作品是对话,其中出现了苏格拉底。然而人们普遍认为苏格拉底的形象并不完全是历史的苏格拉底。
一、柏拉图的寿命
柏拉图出生于一个富有的雅典奴隶主贵族家庭,自称是古代雅典国王的后裔,他的父亲是亚里士顿(Ariston),母亲是belity俄涅(Perictione),他是家里第四个。他也是当时著名政治家克里蒂娅(clitia)的侄子,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仍然存在争议。根据古希腊哲学家历史学家第欧根尼·LAL修(DiogensLaertius)的说法,柏拉图的原名是亚里斯托克勒斯(Aristokles),后来被称为柏拉图(在希腊语,Platus意思是“平坦、宽阔”)。第欧根尼也提到了其他单词,而柏拉图这个名字可能来自于他流畅而宽广的(platut)口才,或者是因为他宽阔的额头。由于柏拉图优秀的学习能力和其他才华,古希腊还称赞他是阿波罗的儿子,并说柏拉图还是个婴儿的时候,嘴唇上有蜜蜂,所以他的嘴很甜很流畅。
起初,柏拉图打算继承家族和从政的传统,但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在与斯巴达的战争中,雅典的民主被击败,然后“三十僭主”上台上台。反过来,“三十僭主”被一个新的代议制政府取代。在20岁的时候,柏拉图遇到了对他人生有真正影响的人苏格拉底。苏格拉底经常在嘈杂的雅典集市上与年轻人讨论一些奇怪的问题。苏格拉底不仅提出问题,而且反驳受访者,指出受访者思想中的内在矛盾,迫使他们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是知识,美德,勇气和正义。在苏格拉底的指导下,柏拉图严格区分了哲学和修辞学,前者追求智慧和真理,而后者追求一套使他们看起来聪明而博学的套路。
公元前28岁的柏拉图看到自己的导师苏格拉底被雅典以民主投票的形式处死,被群众的愚蠢所震惊。于是柏拉图离开雅典,开始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埃及、Cyrene等地四处寻找知识。在十多年的考察考察中,他对数学、天文学、力学、音乐以及各种哲学流派的思想有了深刻的了解,对各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政治制度和宗教特点进行了详细考察。
公元前40岁的柏拉图旅行结束后返回雅典,在雅典的西北角,阿卡德摩(Academus)在雅典城市的西北角建立了柏拉图学校公园,因此的大学(Academy)也因此得名。柏拉图学校公园是现代欧洲大学的前身,他的课程与毕达哥拉斯学校的传统科目相似,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学和声学。该学院持续了大约直到被皇帝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关闭。亚里士多德是学院里最好的学生,在文章中,我们将介绍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80岁安详去世。晚年,他的理想从人治走向法治。他不再相信由一个受过严格哲学训练的明君来统治会比遵循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更好。
柏拉图不断思考,与学生交谈,朋友们和写作。也许他从未想过,多年后,他的作品会成为大学生们的必备品。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读过大学的人都会不好意思地说,他没有读过柏拉图的对话作品。
二、苏格拉底的哲学
(1)论思想
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他的教学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中“理念论”可以说是柏拉图哲学的核心和基石。柏拉图指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感觉世界”组成。思想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人类感官触摸到的世界只是想法世界的微弱阴影,他是由现象组成的,每一种现象的特征是由于时空等因素的暂时性变化表现。从这个角度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思想理论和回忆说认识论,并以此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在《国家篇》,柏拉图详细阐述了“理念论”理论。他认为同名的不同个体之间肯定存在相同的“理念”或“形式”。例如,“床”的概念是“理念”,各种床都是现象。
(2)灵魂论
柏拉图的灵魂理论是其思想理论应用于人的分析的结果,也是其思想理论的延伸。
我们都熟悉“灵魂”的概念。在柏拉图之前,许多古代哲学家,甚至原始人类,都曾讨论过“灵魂”。泛灵论和泛神教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就是一个例子。更不用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公元前-)已经提出了“灵魂不朽”和“灵魂转世”的理论。根据第欧根尼,拉尔夫的《名哲言行录》,我们称毕达哥拉斯为“第一个发现灵魂轮回的人,他宣称:灵魂依照命运的规定,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至于西方的灵魂传统,我们不能简单地用“迷信”来否定他,因为柏拉图和后来的新柏拉图学说用理性和其他元素丰富了这一传统。
柏拉图对灵魂的讨论和阐释主要体现在他的对话《斐多》中。在这个对话中,柏拉图借用了苏格拉底之口,并提出了几种他认为足以证明灵魂存在的方法。
最重要的一个论据是柏拉图苏格拉底之口认为所有知识本质上都是记忆。例如,如果一个人认出了某人或某事,那么他一定是认识这个人并经历过他。类似的事情可以唤起记忆,例如,当我们看到一张朋友的照片时,我们可能会把他与朋友本人联系起来。这种联想源于“部分相同”的判断(朋友和他的肖像是一样的)。
既然有“部分相同”的概念,自然就有了“绝对相同”的概念。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同的东西,因此“绝对相同”的概念是从个人经验中衍生出来的不可能。因此他在人类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同样,人们对其他绝对和抽象概念(如绝对美,绝对善)的知识也是在出生前获得的。正是人类的灵魂储存了这些绝对的概念。
很明显,柏拉图的灵魂理论与他的思想世界密切相关。在这个论点中,柏拉图所讨论的“灵魂”与其说是我们对原始宗教印象中的“灵魂”的转世,不如说是人类内在认知和记忆的功能“理念”。正如我们的五官是感知具体事物的器官,灵魂也是感知思想的器官世界。
(3)认识论
在《国家篇》,柏拉图讨论了“哲学家”的主题,并作了精彩的阐述,他说哲学家是喜欢探索真理的人。如何探索?他们没有沉浸在新事物中,而是清醒地理解了新事物背后的真相。沉浸其中的人只会得到一些肤浅的看法或看法,而真正的知识就是隐藏在事物表象背后的真相。因此柏拉图也提出了。感官所能感受到的表征问题属于意见,而其背后的永恒问题则属于知识。例如,如果你看到美丽的花朵,美丽的衣服,美妙的歌舞,都属于意见;如果你能看到美背后,那就是知识。
柏拉图认为事物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美的事物有丑陋的元素;有时好人也做坏事。在柏拉图看来,说存在和不存在是矛盾和不真实的,但现实中的事物与这种矛盾是一致的,所以,现实中的事情是不真实的,因此赫拉克利特会说:“我们踏入的既是同一条河流,又不是同一条河流。”
(4)论宇宙的起源
根据柏拉图,宇宙的起源是一个无法区分的混沌,这个混乱的开始是超自然神活动的结果。根据柏拉图的说法,宇宙已经从混沌变为有序,最重要的特点是创造者为世界制定了一个合理的计划;这个计划实施的机械过程是理所当然的自然事件。
柏拉图的宇宙学基本上是一个数学宇宙学。他设想宇宙开始时有两种直角三角形,一种是半个正方形,另一种是半个等边三角形。从这些三角形中,合理地生成了四个正多面体,他们构成了四个元素的粒子。火粒子为正四面体,空气粒子为八面体,水粒子为二十面体,土壤粒子为立方体。第五正多面体是由正五边形构成的十二面体,这是构成天空物质的第五个元素,他被称为以太。整个宇宙是一个球体,因为球体是对称的、完美的,球体上的任何一点都是相同的。宇宙也在活动,灵魂充满了整个空间。宇宙的运动是圆周运动,因为圆周运动是最完美的,不需要手或脚来推动。宇宙中四种元素的数量如下:火与气的比率等于空气与水的比率和水与土壤的比率。任何事物都可以用一个数字命名,这个数字是表现素的比例。
(5)乌托邦
乌托邦的原意是“没有的地方”,中文翻译也可以理解为“乌”是no,“托”是寄托,“邦”是国家,而“乌托邦”三个字合起来就是“空想的国家”。在著名的柏拉图书《理想国》,柏拉图描述了他的心目中理想世界。根据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应该有三种人:普通公民、士兵和卫国。卫国的数目比另外两个小得多,但只有他们有政治权力。其他两种类型中的优秀者可以晋升,卫国中非常差的可以降级。本文主要讨论卫国类,他从教育、经济、宗教等方面思考如何使卫国更好地为国家服务。
例如,教育,柏拉图认为男女平等,都需要教育,可以卫国。在理想国中,婚姻是国家的义务。分娩是第一位的,孩子一出生就被带走了,没有人知道哪个孩子是他自己的,他似乎回到了原始社会。在卫国经济中没有个人财产,人与人之间也没有财富。所有这些都是针对理想国中的所有人,而不是针对某个类。
神学上,在理想国中,政府创造神话来欺骗公民。根据柏拉图,撒谎是政府的特权。比如,他们利用彩票迷信来安排婚姻,欺骗市民。人们希望有些神话能够欺骗和欺骗所有的人,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柏拉图所讨论的理想国家形态,已成为后世国家制度和政治统治的典范,表现具有浪漫的理想主义色彩,可以说是现代“乌托邦”思想的源泉。
三、柏拉图教义和柏拉图爱
(1)柏拉图原则
柏拉图(Platonism)学说是指主张观念的形式是绝对的、永恒的现实,而现实中的现象是不完美的、暂时的反映。柏拉图学说是数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数学哲学;在十九世纪,他几乎支配着数学领域;二十世纪初,数学基础三个学派之间的争论刚刚平息,而柏拉图主义成为讨论的热点之一。
数学的对象是数、量、函数等数学概念,他们以抽象的一般或“共相”的形式客观存在。柏拉图认为他们存在于一个特殊的想法世界,后来的柏拉图理论家不接受“理念论”,但他们也认为数学概念是一种独立于现实的特殊的客观存在世界,他们是独立于时间、空间和人类思维的永久存在。数学家得到的新概念不是创造,而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描述;数学新成果不是发明,而是发现。相应地,柏拉图主义认为数学理论的真理是由独立于现实的存在而客观决定的世界,这个真理被“心智”经验所理解,并被一些“数学直觉”所认识,只有凭直觉,人们才能实现“数学世界”独立于现实世界。
(2)柏拉图爱
根据柏拉图,当大脑拒绝身体而向往持有真理时,心灵是最好的。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人们对真理的渴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没有强烈的肉欲需求时,心态是平和的,肉欲是人类本性的动物表现,也是所有有机体的本性,人类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性比动物性强,精神交流是美丽的道德。因此柏拉图式爱追求精神交流,拒绝肉欲。
根据《会饮篇》理论,柏拉图式爱情主要是指一个成年男子和一个漂亮男孩之间的爱情,这也与当时希腊的气氛有关。学者们认为,男女之间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男女婚姻制度只是为了生育。因此柏拉图式爱情,一开始,并不意味着一般的精神上的爱,而应该是同性恋的爱,放弃性的欲望。
四、轶事
(1)习惯的力量
柏拉图曾经因为一件小事无情地斥责了一个小男孩因为小男孩总是在玩一个愚蠢的游戏。小男孩不相信:“您为什么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谴我?”“但是,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了。”柏拉图回复。“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旦人们养成习惯,他们就会不知不觉地在这条赛道上奔跑。如果他是好习惯,他将使你终生受益;如果他是一个坏习惯,他可能会伤害你一辈子。
(2)徒劳的行动
在60岁时,柏拉图被邀请离开雅典去教狄奥尼修,他是古叙拉古暴君的儿子,公元前-)教狄奥尼修以建设一个理想的国家。
他认为,几何学有助于萧狄奥尼修掌握严谨的推理技巧,处理政治改革中更复杂的问题。这就是课程的开始,年轻的狄奥尼修和他的法庭工作人员都出席了“学习”。热情很快就消散了。
肖狄奥尼喜欢柏拉图,但他不喜欢几何。柏拉图的反对者趁机为萧狄奥尼找到另一位哲学家。面对人们的不理解和反对的拒绝,柏拉图终于不得不在晚上逃离法庭,乘船远道返回雅典,匆匆结束了徒劳的旅程。
(3)不懂几何学的人不准入内
柏拉图有很多关于逻辑思维的研究。他认为,要想让人思考,有规律,善于思考和探索,离不开坚实的几何基础。。因此他高度赞扬几何,并在学校门口挂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不懂几何学的人,请勿入内。”
(4)在婚礼上死了
他晚年过着幸福的生活。这个时候,他长满了桃子和李子,他受到了四面八方人的尊敬。他的学生爱他就像他爱自己的学生一样。
当一个学生结婚时,他邀请柏拉图参加婚宴。80岁的柏拉图如约而至,高高兴兴加入狂欢节人群。当美好的一天在喜悦中迅速过去时,这位哲学老人退到安静的角落,坐在椅子上,他想休息一下,人们没有打扰他。第二天疲惫的狂欢者来叫醒他,却发现他已经平静地、平静地在晚上去世了。整个雅典城市都挤满了人,把他送到墓地去。
五、来自柏拉图的精选引号
(1)人生最遗憾的事就是放弃不该放弃的,坚持不该放弃的。
(2)衡量一个人,就是看他有权力时做什么。
(3)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无奈,我们不能改变,我们不能改变,更糟糕的是,我们失去了改变的想法。
(4)孩子怕黑是可以理解的;人生真正的悲剧是大人怕光。
(5)无论什么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启动不要停止。不管你什么时候结束,重要的是不要在结束时后悔。
(6)我们一直在寻找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我们总是东张西望,但我们只会错过我们想要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
(7)聪明人说话是因为他们有话要说;蠢人说话是因为他们想说。
(8)放你的脸迎朝阳光,就不会有阴影了。
(9)耐心是一切智慧的基础。。
(10)请深爱若爱,若弃,请彻底;不要模棱两可,伤害别人或你自己。
(11)有些损失是注定的,有些命运永远不会有结果。如果你有某种爱,你就会有一个好的爱。
(12)时间会慢慢沉淀,有些人会在你心里慢慢模糊,学会放手,你的幸福需要自己去完成。
(14)走在一起是缘分,一起走是幸福。
(15)拖延是抑制愤怒的最好方法。
(16)所有偏离公正的知识都应该称为狡猾,而不是智慧。
(17)懒惰是懦弱之子,疏忽是懒惰之子。
(18)人只活在梦中,只有哲学家挣扎着醒来。
(20)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环境而是心情。
(21)好人不需要法律来告诉他们要负责任;恶人总是走在法律的边缘。
(22)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与不存在的尺度。
#引用柏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