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是古希腊历史学家、文学家、雅典十将军之一,著有《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因其史料翔实、客观公正,又称“历史科学”之父,他提出了“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日益增长由此引起斯巴达人的恐惧”,又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理论在现代又被重提,这个理论在现代社会来看,其主要内容是:一个新崛起的国家,必然会对原有的、传统的国家构成挑战,而传统国家因为恐惧应对新兴国家的挑战,进而造成两国的矛盾与争端,最后以战争结束两国的争端。
一、古希腊的雅典与斯巴达的“前世今生”
雅典和斯巴达作为古希腊世界两个重要的城邦,对历史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斯巴达
首先是斯巴达,说起斯巴达,在今天的人们看来就是“战斗的民族”“野蛮的民族”,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当时的斯巴达城邦不仅不是我们看来野蛮十足的、只会打架的野蛮部落,而是一个中央集权高度发展的奴隶制城邦,只是因为其实行的严酷的纪律、独裁的统治以及军国主义,才给后世的人们以“野蛮”的印象。其实,在当时看来,这种城邦政体是比较适合于生产力落后的古希腊城邦的发展的,这一点从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稳固的统治中就可以看得出来。
2.雅典
而雅典城邦,作为一个“后起之秀”,在地理位置上三面临海,给商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极其便利的条件,也为雅典后来海军的强盛做足了“铺垫”。我们研究近代史可以看到,商品贸易的繁荣可以导致以自由主义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当时的雅典也是一样,由伯利克里开始实行了一系列的民主改革,虽然当时所谓的民主在我们今天看来和专制没有多大的区别,民主被限制在了成年男性的范围之中,但是这种体制也为雅典社会的繁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客观条件比如公民大会等,换句话说,至少哲学家们有地方展开自己的辩论了。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斯巴达与雅典,在古希腊世界中一个雄踞北方,一个稳坐南方,瓜分了古希腊世界甚至在长时间内古希腊的各个小的城邦都不得不依附于这两个强大的城邦中的其中一个才能得到发展,这就造成了两个政治上的强大联盟。
二、希波战争
作为古希腊世界的两根“擎天柱”,当古代波斯王国从东方入侵的时候,两个城邦毅然决然地联合到了一起,投入到反抗入侵的大战当中。这场战斗,是和平与自由的战争,是反侵略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无论是给希腊世界还是波斯世界都以重创,但是,在雅典和斯巴达的联合下,通过斯巴达战士在陆地战场上的英勇作战以及雅典在海战上取得的绝对胜利,古希腊人民胜利了!
这场战斗不仅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融合,还因为雅典在这场战争中功不可没,以海军制胜,并由雅典代表进行最后的和谈,雅典一举奠定了其在希腊世界的霸主地位!
三、被称为“古代世界大战”的伯罗奔尼撒战争
1.战争准备期间
希波战争的发生,对斯巴达来说是一种重创,动摇了斯巴达内部的统治;相反,雅典通过希波战争,转移了国内的矛盾,是民主的观念和制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贸易、经济、文化的发展在此之后也逐渐恢复繁荣。
两相对比,作为老牌强力城邦的斯巴达,眼看着雅典和自己联手对抗波斯并取得了胜利,自己却越来越衰退,雅典反而越来越繁荣,不禁心生恐惧。
2.希腊世界形势
上文说到,在伯罗奔尼撒半岛形成了一种“二分天下”的形势,即围绕两个城邦形成了以两个城邦为中心的政治联盟对抗局面,甚至在希波战争对外联合作战的时候也一直延续着联盟作战的形式,其中以斯巴达城邦为中心的联盟叫“伯罗奔尼撒联盟”,以雅典城邦为中心的叫“提洛同盟”,两个联盟在希波战争以后的日子里经常发生冲突,“一山不容二虎”,其中点燃两个城邦的战争的一个导火索,一说是雅典派去斯巴达的使节遭到了冷遇,继而发生了战争,当然这仅仅是一系列加剧两个城邦关系恶化的事件之一。
3.雅典的繁荣与斯巴达的恐惧
让我们来看看雅典和斯巴达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发生之前的各方面实力对比。雅典在希波战争之后积极推广民主思想,在希腊城邦是“民主派”;而斯巴达因为在自己城邦的统治中是推行的寡头政治和贵族政治,所以和雅典形成了二元对峙的局面,这一局面又进一步给斯巴达统治者一个观念:雅典的体制和我们不同而且发展得很好,是不是计划将民主的思想推广到整个半岛?那么对我们斯巴达的贵族统治不就造成了威胁?难道他们想取代我们?这就在统治者的思想上根植了战争的种子。
其次,斯巴达的陆军是半岛上最强的一支军队,而雅典因为三面临海,海上贸易又非常繁茂,所以海军才是雅典统治者的王牌。加上当时雅典想要用自己的海军占领半岛沿海的港口,开辟通商口岸,增加更多的贸易,这又给斯巴达的统治者一个更深的观念:雅典正在利用我们缺乏的海军力量逐步夺取希腊世界的统治权。这两个感觉为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提供了必要性,成为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显然,因为斯巴达城邦内部的矛盾比雅典城邦内部政治制度与经济发展的不匹配带来的矛盾要少得多,斯巴达人赢得了最后的战争。虽然最后的战争以斯巴达的胜利收场,但是也标志着希腊世界的衰落,使整个希腊开始由盛转衰。
再加一句:伯罗奔尼撒战争被成为“古代世界大战”,几乎涵盖了整个希腊语世界,如果说希波战争是正义的、为了自由的战争,那么伯罗奔尼撒战争就是非正义的、残忍的、为了一己私欲而引发的战争。
四、“修昔底德陷阱”在近现代的表现形式
“修昔底德陷阱”在近现代也有体现出来。普法战争、日俄战争、英法战争、克里米亚战争、美国独立战争、英荷战争、两次世界大战等都是“修昔底德陷阱”的某种表现形式。而对中国影响最深的莫过于日本侵略战争。
日本通过明治维新,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其在中国东北发动侵略、与俄国发动战争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与西方世界抢夺在亚洲的霸权地位,后来发展成“法西斯主义”。
五、现代国际关系背景下,应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笔者认为,“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概念是西方学者提出的,并不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普遍规律,所以是可以避免的一种现象。我们国家所倡导的,要和美国建立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要和美国保持良好的经济、文化、社会以及政治关系,避免误解、猜疑、欺骗,促进合作、交流、互助、互惠,这样才能不落入这个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
中国不断强调,绝不走霸权的道路,也绝不称霸世界,倡导的就是一种新型的国际关系,无论是美国还是其他国家,我们都要思考如何才能建立一种不同于之前的新兴的国际关系,才能更好地解决国际争端和国际冲突,我国思考的就是这个问题。
很显然,周总理提出的“求同存异”原则在今天也同样有时代的进步性和重要意义,在国际谈判桌上,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一直是我国倡导的原则,这样能够磨合国与国之间的冲突,达成共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时代要求之一,人类只有在思想上意识到了人类的命运是绑在一起的,才能互相帮助、达成更加深度的共识。
六、“修昔底德陷阱”是一个话语陷阱吗?
有不少学者提出怀疑:“修昔底德陷阱”实际上是一个话语陷阱,是由西方学者在近几年不断提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混淆国际的试听。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发展地越来越好,在国际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西方世界以他们一贯的“霸权思维”思考问题,认为中国崛起之后必然会像他们一样对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实行霸权主义,由此引起了西方不少国家的恐慌。所以一些学者在国际社会上鼓吹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也是无稽之谈。
我认为,这显然是无根无据的理论,是西方世界的一贯思维,是他们用自己的历史对从来没有发生在中国身上的事件妄下评判。其实,在西方国家的扩张时期,他们的信条是利益导向的,而今天的中国,显然是以有大国担当的,以国际和平为原则指导自己的行为,绝对不搞霸权主义,绝对不搞扩张主义。
所以,关于“修昔底德陷阱”,只是一种历史现象,是我们这些后人杜撰出来的现象,是西方社会在其特定政治形势下的一种特定产物,而不是适用于世界的一种客观规律,尤其是在今天与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不同的中国,更不会发生在西方国家普遍发生的“陷阱”。
七、结语
总之,“修昔底德陷阱”起源于雅典城邦的崛起和斯巴达城邦的恐惧,由此催生出一系列冲突直至爆发战争。这对于我们今天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防止落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就是要求我们建立新型的国家关系、国际关系,互惠互利、和平共处。
参考文献: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