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与商鞅生活在比较相近的历史年代,并在这个被称为轴心时代的阶段创造了东西方民族赖以生活的文化基础。
两人一个在西方一个在东方都是当时的开拓者,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历史影响;在人与制度之间,二人都是牺牲者,都为自己崇尚和奉献的制度而献出了生命。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与生死观。
01
一讲到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改革家,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商鞅。商鞅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而最终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因此他被人们称为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也是法家代表人物。史称的“商鞅变法”使他强国有功、名扬天下,也使他惨遭五马分尸、未得善终。
他原本是卫国国君的后人,后来投奔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强国之道四种君主之策,帮助秦国日渐强大起来。
商鞅改革在政治上重组了秦国的户籍、律法、行政及民俗;经济上主张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军事上收复了河西地区部分失地。
商鞅变法直指核心,即提高国家的动员组织能力,所有的变法措施,农战也好,抑商也好,弱民也好,都是服从服务于迅速提高国家动员组织能力这一目标。
商鞅认为“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有道之国,在于弱民”。《商君书》宣扬将民众变成一种人:即壹民,农战之民,平时耕种粮食,战时上阵杀敌。
但因变法中制定了严酷的刑法招致了普遍的怨恨。虽然秦孝公逝世后,商鞅被诬陷谋反,出走被捕尸身被车裂示众,但他的思想经过发展逐渐形成一门学派,名为商学派。商学派经过发展、定型而逐渐成为主宰秦朝乃至许多封建王朝的思想主流。
商鞅的《商君书·更法篇》主张“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之法太过刻薄寡恩,致使后来的中国的法家同样寻求臣民政治,臣民的蒙昧利于君王的统治,而公民是需要知识的。
公元前年,商鞅入秦21年,历2次变法使秦国逐渐富裕强大,而秦孝公也兑现了当初“出奇计强秦者,吾与之分土”的承诺,将卫鞅封为商君,赐15邑。然而商鞅却也树敌甚众,诸如太子嬴驷、嬴渠梁大哥赢虔以及老氏族名臣甘龙等等。
这一年,支持变法的秦孝公去世,食客吴安曾劝商鞅功成身退,但商鞅并未听取。果然曾遭商鞅“割鼻”之刑的公子虔首先跳出来告发商鞅谋反,商鞅准备逃亡魏国,却因为曾以背信弃义的手段打败魏军,不被接纳。他只好返回封地,起兵造反。
因力量悬殊结果战败。眼看大势已去、回天无力,商鞅化装成贫民逃亡至边关,像一只离群的孤狼一样疲惫不堪、饥肠辘辘,却见天色渐暗,街上冷冷清清,商鞅进入驿馆想要投宿,掌柜问他“客官可有身份凭证?”
值得说明的是,商鞅建立了一整套户籍制度。国境之内,每一个人都要进行户口登记,没有那张身份证(当时术语叫“验”),很多事情都做不成。
由于没有带身份凭证,掌柜不敢收留他,因为按照商鞅自己制定的秦国律法,收留没有凭证的陌生人要被治罪。
次日天不亮商鞅想趁黑过关,却被守关军士架戟拦住,要求出示身份凭证,商鞅谎称出门急忘带了,这两名军士说:“大秦法律,身无凭证一律扣押!”举起火把对比墙上的人像时,同时大呼“你就是商君!”
商鞅就这样被装进囚车运回咸阳。处以五马分尸之刑,并诛灭了他的全家。
史书记载“秦人不怜”(每个秦国人都恨他入骨)。秦国虽然强大了,但是在这个强大的秦国没有一个人获得真正的幸福,包括商鞅自己。
商鞅变法后的秦国横扫天下,以一打六还完胜,法家胜利了,商鞅胜利了。但是统一后的秦国是一个无声的世界,是没有不同意见的国家。看起来是盛世,看起来非常稳定,鲁迅先生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所以,秦国最后的灭亡就是一个人喊出了一句话,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振臂一呼,秦国瞬间崩盘。
商鞅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自己律法处死的犯人和改革家。关于他的死争议无数,有人说他战败身先死,有人说他被活活车裂示众。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
02
苏格拉底(公元前—前)是古希腊的思想家、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位人生哲学家。
作为希腊启蒙运动的旗手,他一反早期自然哲学家对天地之理的穷究,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请到人间,以人的自我生活和社会生活作为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由此开启了理性伦理学之路。
苏格拉底,出生于伯里克利统治的雅典黄金时期,但是他的家庭非常贫寒。苏格拉底出身于雅典的黄金时期,死于雅典的衰败时期,一身目睹了希腊社会由盛转衰的过程。
说起到苏格拉底。因为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而且他又是另两位的老师,在古希腊思想家中他自然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虽然其貌不扬,却天资聪明,勤奋善思,看问题的视角很是独特。原为雕刻匠的他后来倾心教育研究,他强调的“知识就是美德”后来成为千古流传的教育名言,是苏格拉底关于理性的人的品质和道德伦理的论述。
他认为,从道德伦理本身来说,“无人故意为恶”,人们之所以恶是因为不具备“善”的知识,而具有了道德知识的人必定会选择“善”的行为,人只有知道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才能趋善避恶。所以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苏格拉底本质上还是追求知识自由的学者,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维去寻找普遍道德的人,在欧洲哲学史上最早提出唯心主义的目的论,他主动为自己所热爱的制度牺牲,也留下了民主理想的旗帜。
他改变了哲学的焦点问题,将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