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帝这样评价过他的老师:“生我的是父母,而使我明白如何生活才有价值的,则是我的老师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出生于古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父亲是一位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从他的家庭情况看,他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级了。
他是柏拉图的学生,在17岁时,赴雅典柏拉图学院就读了20年。亚里士多德兴趣广泛,聪明好学,且从不迷行权威,他有一句名言:“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无论是对以往的哲学思想还是对柏拉图老师的哲学思想,他都能批判性地吸收,柏拉图称赞他为“学园之灵”。
他还是一个很让柏拉图老师头疼的学生,因为他经常坚持己见地和柏拉图争论。关于二人的地位和不同在拉斐尔创作的名画《雅典学院》中最能体现:两人同时都站在C位,柏拉图左手拿着《蒂迈欧篇》右手指天,意为真实的理念世界在天上;亚里士多德左手拿着《伦理学》右手手心朝下,意为世界的本源在地上的现实世界。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是所有学科的汇总,他构建了一套“大哲学”学科体系,将哲学分为理论科学、物理学、逻辑学和第一哲学(就是后来的形而上学);实践科学包括伦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艺术包括诗学和修辞学。
亚里士多德不仅建立了希腊最全面的知识体系,他还对这些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许多学科都是他创立的,例如逻辑学、物理学、政治学、动物分类学等。
他还是亚历山大帝最牛的老师。柏拉图去世后,他离开了柏拉图学院。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聘请他作为儿子亚历山大的老师。这位学生,亚历山大就是后来与凯撒、拿破仑、汉尼拔并称为欧洲四大战神的“亚历山大帝”。
亚里士多德,虽然只教了亚历山大三年的时间,但对亚历山大一生的影响是非凡的。亚历山大称帝后,亚里士多德就回到了雅典,在亚历山大帝的资助下他建立了“吕克昂学院”,招收弟子。
因为亚历山大知道老师总是经常在林荫大道上一边散步一边给弟子讲课,被他们成为逍遥学派。虽然亚历山大四处征战,也不忘给老师收集研究用的标本,光是运送这些标本的奴隶们就有一千多人。
可见,亚历山大一直是未忘记恩师对他的教育,亚里士多德一度在雅典也是享受着学生对自己的特殊待遇,直到亚历山大突然去世,从此,压力山大帝国四分五裂,雅典人乘机闹事,亚里士多德作为亚历山大帝的老师自然变成了被攻击的对象。
雅典人要以不敬神的罪名想处死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不想成为第二个苏格拉底,就逃走了,不久后病死。
亚里士多德去世后,逍遥学派继续存在了多年,之后经历过黑暗时代,直到13世纪,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才又被发扬光大,与基督教调和在一起,形成了后来统治西方年的哲学和神学思想体系。
无论是哲学还是科学,一旦和宗教捆绑在一起往往就会故步自封,成为宗教服务的教条,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也不例外。是否也让我们世人明白,真理的正确在于与时俱进,故步自封的理论只会沦为落后的教条,没有谁永远是对的。